再析企业家精神(1)
2014-09-09 01:2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再析企业家精神(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企业家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素质,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包
[摘要] 企业家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素质,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着挖掘现实社会中的机遇,筹集所需的资源,进行创造价值的创新活动,终极建立新的企业、生产新产品或者失败的投进产出内容。由此,企业家精神的主体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企业、非营利性组织部分,甚至是国家。企业家精神的显现形式不再是一种灵感,一个“天才的火花”,而是一个经过缜密计划且需要毅立与勇气坚持不懈的执行过程。企业家精神过程论的意义在于企业家精神不再是一种神秘不可琢磨的由部分人独占的特质,而是可以被激发,被度量、被治理的。
[关键词] 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再熟悉
一、对企业家精神的认知现状
企业家的成功经历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在不断上升。随着企业家理论的发展和对优秀企业家的研究深进,“企业家精神”一词出现频繁,并且被以为是成功企业家独具的一种优秀品质。但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至今仍众说纷纭。回纳起来,目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尤其是优秀企业家所具有的一种素质,它是一种从千千万万个企业家个体所具有的精神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系统而普遍意义的精神。
2.人们或者“具有”企业家精神,或者“没有”这种精神。企业家精神区分了企业家与一般民众。
3.既然企业家精神是人的一种素质,则它具有长期存在性。即一旦人们拥有了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人们就会长期拥有它。
4.企业家精神表现为一种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当企业家提出一个新奇独特的观点或推出一种新的治理方法等等时,被视为是“企业家精神”的显现。
中国大学排名
但笔者以为企业家精神并不只是一种偶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而且是企业家精神主体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形成的独特心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其显现应是一个从产生创意到创新结束的动态的有计划的过程。据此,我们推出企业家精神主体不仅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企业甚至是国家;对企业家精神的丈量不是定性的“有”或“没有”,而是可以用频率、程度来具体度量的。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提出一个投进——产出模型来概括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二、企业家精神主体的再研究
笔者以为企业家精神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人(企业家),可以是团队(组织)、企业甚至是国家。诚然,企业家在一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事件(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公道调配一定的资源,才能使一种新观点、新方法得以成为现实。但从上述对企业家精神显现过程的分析描述中不丢脸出,任何能从事这一创新过程的个体与团队都可以成为企业家精神的主体。
企业家的一项必备的个人素质是善于利用团队的气力,使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趋向一致。那么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与企业家领导下的团队有何区别呢?我们以为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企业家领导下的团队里,企业家是设计师与决策者,而一般成员则是执行者。成功的企业家会使团队成员具有更大的工作热情,但并不会改变上述角色位置。而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中,团队成员是决策的参与者,他们不仅是被动的接受命令,还会主动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在创意的实施过程中,他们会在碰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时主动调整计划,适应环境,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人都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分子,整个团队共享最后的胜利喜悦。马若迪斯·贝尔宾(Meredit . Belbin)曾这样描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团队中会有一名成员提出创意,另一个人往确认它,由第三个人负责张罗资源,第四个人往促成,第五个人往改进,第六个人负责确保各项细节无误,第七个人往维护团体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