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的贸易银行治理会计(1)(2)
2015-01-13 01:13
导读:4.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前已论及,治理会计特别注重本钱和收益的配比,因此,恰当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于进步治理会计的运行效果而言,至关重要。然而
4.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前已论及,治理会计特别注重本钱和收益的配比,因此,恰当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于进步治理会计的运行效果而言,至关重要。然而,银行内部各个单位和部分之间发生的转移行为,并不象真正的市场行为那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易市场存在,导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相当主观,有时甚至是不公道的。对银行来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主要涉及内部资金转移挑唆定价和间接用度的分配两大题目。当一个治理会计系统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每个单位和部分出于对自身业绩考核的考虑,都会关注每一项交易的收益和本钱情况。显然,不论是内部资金的转移,还是间接用度的分配,都会直接影响考核单位的 经济 利益,在这个题目上是很难有非市场性的行为可言的。内部转移价格确定的实质是资源的公道分配。对于贸易银行来说,资源配置还涉及资金营运资产的分配、非盈利性资产本钱的分配以及坏账预备金的分配等题目,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重要而棘手的。
二、贸易银行推行治理会计的重点
固然在我国贸易银行中全面推行治理会计的困难还很大,但是贸易银行加强内部治理、进步经营水平的内在要求,以及逐步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都迫切要求在我国贸易银行推开这项工作。时不我待,题目的关键是捉住重点、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地推行我国的贸易银行治理会计工作。当前,在推行银行治理会计的过程中,应留意突出这样几个重点:
1.“一级法人、分级治理”体制下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一级法人、分级治理”是目前我国贸易银行普遍采用的治理体制。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体制依然是我国贸易银行治理的主流体制。由于治理权距加长,造成普遍的“代理人”题目是这种体制的一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上风,或者隐瞒利润、虚报用度,或者账外经营、资金体外循环,或者消极治理、不负责任等等。推行治理会计机制,既不能推翻这种分级治理体制,也不能坐视种种“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行为,任其蔓延。因此,夸大贸易银行治理会计中的“代理人”题目,完善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治理会计信息与分级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以治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是当前推行贸易银行治理会计的重点之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治理制度也终极会在我国的贸易银行业得到广泛的实施。为了迎接这个时期的到来,建立健全目前的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制度,积累经验以进步贸易银行资产负债治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因此构成推行贸易银行治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贸易银行资产负债治理是对利率、活动性和资本充足性风险的治理。为了配合资产负债比例治理,贸易银行治理会计在加强预算控制、进步猜测水平、强化本钱治理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活动性状况的信息,做好利率决策、信贷资产分配的辅助决策工作,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比例治理的工作成绩纳进业绩评价的范畴中。
3.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强化。企业治理会计对本钱治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产品价格确定一个公道而有竞争力的价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公道确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成为银行治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它们的本钱,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贸易银行通常还要求治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可以看到,要使治理会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在加强本钱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本钱治理工作切实落到为进步银行经营效益服务的目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