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功能解析(1)(5)
2015-02-12 01:19
导读:参考文献: [1]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1998:13. [2]迪尔凯姆. 社会学 方法的规则[M]. 胡伟,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79. [
参考文献:
[1]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13.
[2]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 胡伟,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79.
[3]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 唐少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4]兰德曼.
哲学人类学[M]. 阎嘉,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5]Ramsey G. The fundamental constraint 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J]. Biology and Philosophy, 2007,22(3):406.
[6]贾岚生. 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J]. 理论与改革, 2005(3):111.
[7]马林诺夫斯基. 科学的文化理论[M]. 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65.
[8]冯鹏志. 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与特征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17(4):44.
[9]冯鹏志,阮丹生. 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分析[J]. 理论前沿, 1998(16):13.
[10]王志伟. 技术扩散过程的几类限制性因素[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8(1):26.
[11]陈凡,朱春艳,胡振亚. 论技术、时间、文化的全球性与地方民族性[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8(3):157.
[12]黄铭. 过程与拯救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序言.
[13]张成岗. 现代技术题目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7.
[14]易显飞,李兆友,傅如良. 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的价值重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22(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