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也谈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1)(2)

2015-03-05 01:09
导读:零售业现代化水平进步 近年来,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明显进步。除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得

  零售业现代化水平进步
  近年来,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明显进步。除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中型商场90%以上都建立了销售时点治理系统(POS),50%以上大中型商场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零售企业建立了治理信息系统(MIS),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互联网(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从而极大地进步了治理水平,降低了流通用度。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零售企业应运而生。
  外资大举进进
  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截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贸易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世界前50名大型零售商大多数已在中国占领了一席之地,着名的零售业巨头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1998年,外资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为1.5%,2000年增长至3%左右。
  
  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题目
  
  在零售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题目也不断显现,表现为:
  企业规模偏小
  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中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均匀从业职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织规模仍然偏小。2001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均匀规模为94人,而同期国内外资企业的均匀规模超过了220人。将中国的零售企业上海华联与沃尔玛相比,其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都与之有相当的差距。从连锁经营看,以连锁经营发展最快的美国来说,其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这种零售企业的小规模经营,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规模经营上风的发挥。 中国大学排名
  出现快速膨胀式扩张
  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快速膨胀式扩张,主要表现为在扩张布点的同时,轻视了单个店展和单位面积经营的效益增长。比较家乐福和联华近几年的扩张业绩,可以看出:家乐福销售额1998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达77%,新店开张速度仅为年均24%,每店销售收进年均增速高达28%左右;联华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销售收进增长尽管也高达年均69%,但其开店的均匀速度却高达89%,这也意味着每家新店均匀销售额年均减少10%以上。这表明在一个总的高速增长市场环境中,单店收进潜伏的同步增长效应似乎已经完全被新开店潜伏的均匀收进下降抵消了。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这样的盲目扩张将制约零售企业的成长。经济效益欠佳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保持同步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1998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谷底,全行业净亏损0.3亿元,2002年利润总额有所回升,达到54.3亿元,但企业的盈利仍没有恢复到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纵观企业的盈利水平,差距更为明显。2002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84%,尚低于1996年0.9%的水平,而企业效益较好的1994年则为2.25%。效益欠佳的题目成为制约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区域差距扩大
  受政策、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仍在扩大。2002年,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为17481.6亿元,比199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为11.3%,占全国的比重为61.8%,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7487.6亿元,比1995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率为10.6%,占全国的比重为26.5%,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3329.1亿元,比1995年增长79.3%,年均增长率为8.7%,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上一篇:“百年企业”的文化基础(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