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我国医药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2)
2015-04-14 01:01
导读:医药分业不到位,药店面临不公平竞争 造成药店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不分家。表面上看,市场已经放开,实际上根本没有放开。国家固然已经明确
医药分业不到位,药店面临不公平竞争
造成药店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不分家。表面上看,市场已经放开,实际上根本没有放开。国家固然已经明确要求医药分家,像发达国家那样,医生只开药方,不许卖药(只答应有10%至15%的药品用于住院病人),患者持医生的处方到药店买药。但我国现在的情形是,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卖药的收进占医院总收进的80%至85%。医药不分业,使医院一直扮演着垄断的角色。这样,对于十几万家医药零售店来说,销售份额微乎其微,只有15%左右,亏损是一种必然。
对医药零售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当前医药零售企业处于冷流的局面,笔者以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医药零售企业应向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医药零售业面向普通消费者,必须考虑遵循零售贸易的运作规律,即在经营业态上形成规范的连锁“大卖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严重,未来的趋势只有通过行业的快速整合,将规模较小的独立药店逐渐淘汰出局,让少数几家全国性的连锁药店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进步行业素质,应对外资的进进。连锁经营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连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本钱,进步企业的综合价格竞争上风。从这一点来说,现代药品零售商能否具有足够的网络资源,从而增强其在价格谈判席上的影响力,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地方保护,支持我国连锁药业的发展。各连锁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要严格准进条件,吸收那些治理模式先进、有成熟治理经验的企业加盟,并维护好已经构筑起来的营销网络。再者,国内医药零售业正在加速分化,传统的药品零售企业正面临无法逃避的变化。但从与海外药品零售巨头的抗衡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加大医药零售业的上风整合,让大型企业团体各有专攻,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延续,树立市场分层意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完善的药品零售市场
首先,政府应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视治理。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制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治理办法》已于200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的条件。这些法规的实施严格了准进条件,对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意义重大,各级地方政府应严厉对待,认真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再者,加快医改和医药分业的步伐,将医药零售业的市场从“潜伏”的状态推向现实状态。长期以来,城镇医药市场基本超过85%的比重在于医药一体化的各大小医疗单位中卖出,药店所占有的比例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医药零售业只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医保改革使医药零售业增加新的市场机会,这是市场变现的具体例子。但是,目前推行医保的城市都反映有共性的特点,就是持卡人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的机会很小,数目很少,医院普遍控制处方外流,这种现象更引人注目到千呼万唤的医药分业改革这块坚冰上。所以,医药零售业要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说医药零售市场真正能形成,需于医改和医药分业完全推开之后。
多管齐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治理 针对上述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治理特点,医药连锁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治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信息同一治理。医药药品种类繁多,进行同一治理可防止编码混乱;药品和
化学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进行同一治理可在销售时对特殊药品进行控制;药品对批号和有效期的要求相当高,进行同一治理,治理者可及时了解哪一种批次号的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给企业挽回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价格信息同一治理。价格信息同一治理可使企业对各个零售店的利润率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地区性价格差异,还可防止出现零售店追求高销售额不顾及利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