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市场营销用度会计处理的改进(1)
2015-06-23 01:00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现行市场营销用度会计处理的改进(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控制用度对提升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而在而各种用度当中,企业为实
控制用度对提升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而在而各种用度当中,企业为实施营销治理与实践活动而发生的用度,即市场营销用度又占有很大份额,尤其对商品流通型企业而言,市场营销用度占企业全部用度的大部分,直接影响到利润。因而,对于营销用度的会计处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营销用度的概念及内容 营销用度是企业为实施营销治理与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用度,包括市场营销研究、渠道建设、销售促进等方面开支,具体有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用度、业务费等经营用度。 二、现行营销用度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常见的几项营销用度中,直接倾销用度、仓储用度、运输用度等往往在每一会计期间都会发生且很大程度上只与当期收益有关,现行会计制度作为收益性支出计进当期“营业用度”,从当期营业收进补偿,这一做法是符合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但营销用度却因营销工具、规模的不同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广告费支出,自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熟悉到信息的重要性,纷纷用广告来为企业打开市场,而广告作为企业一定的用度,通过一定的媒介,把有关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非职员倾销手段,其目的是为消费者熟悉、偏爱、直至接纳企业的产品,广告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广告费开支。如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在国际饮料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不惜巨大代价用于品牌推广,不时地变换广告主题,使人线人一新,巨额的广告费开支为后来的产品销售、公司快速成长展下金光大道、开创美好的未来。这表明,该企业当期的广告费支出不仅与当期收进有关,而且波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收进,因此,将所有营销用度都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存在明显的不公道之处。 三、现行营销用度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 我国现行制度是将广告费予以用度化,这种做法固然符合稳健性原则,处理简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盈余操纵的机会,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拥有资产的状况。 企业支付广告费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在短期内了解并购买产品;另一方面是为了进步企业的着名度,以确保产品畅销不衰。进步着名度的结果,从企业资产的角度来看,是形成了企业的商誉,使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牢固的形象,能推动企业其他会计期间营业收进的增加,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将广告费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而不应直接一次性计进当期“营业用度”科目。为全面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须如实核算广告费对企业近期和长期的影响,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当期的营业用度支出,另一部分作为递延资产,待以后各期分摊。 2、不符合有关会计原则的要求。 第一、不符合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假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将原本应计进收益性支出的计进资本性支出,就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营销用度究竟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还是作为收益性支出,应取决于该用度的发生是否仅与本期收益有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了未来时期效益而耗用的资金,应列为资本性支出,并分摊于未来各期,按此项规定,企业所付巨额广告费中为了未来效益的那一部分,应计进“递延资产”科目。第二、不符合收进与用度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用度必须与相关收进相联系,并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企业支付的广告费,支出是当期完成的,而对企业的影响却是逐渐在以后各期见效的,为了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必须将本期广告费中一部分分摊到以后各期,否则将会加大本期期间用度,导致前后各期收益计算的不正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 第三,不符合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不仅要求会计的日常核算应真实可靠,而且要求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也必须真实可靠,有些企业的广告费支出相当大,如将之作为当期用度,则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 第四,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成功的广告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期间就已经承担了这些用度,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就应将属于本期的广告费支出计进本期,属于以后各期的广告费支出则应计进以后各期。 3、将广告费全部计进当期损益,会导致各期损益不均衡,各期损益的不均衡将影响企业形象,诱使企业治理当局采取一定方法进行会计粉饰,反而成为盈余操纵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