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特征与培训模式研究(1)(2)

2015-06-26 01:05
导读:2.制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1)学校模式。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主体主要是职业院校、企业。学校培训模式,是指由职业院校组织进行的培训,学校

  2.制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1)学校模式。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主体主要是职业院校、企业。学校培训模式,是指由职业院校组织进行的培训,学校依据国家规定的专业岗位培训标准,制定培训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学校模式一般分为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对于学历教育而言,各学校探索了多种形式,如“3 2”、“5年一贯制”、“7年一贯制”,学历教育夸大先完成中级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获得中级工证书,在企业和学校完成后续的高级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获得高级工证书,毕业后进进企业工作。对于在职教育而言,一般是采取“金字塔”式的培训模式。首先是进行高级工培训。要求具有中级工资格、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一线技能人才,在企业工作一定年限以后可参加学校的在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以达到高级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其次是助理技师培训。要求参加者具有高级工资格、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一线技能人才,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经理论、实践考试合格发助理技师证书。再次是技师培训。要求参加者具有助理技师资格、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工作一定年限,一般为3-4年,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脱或半脱产的培训,经理论、实践考试合格,技师论文答辩通过发技师证书。
  (2)企业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是指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由企业组织培训。企业培训存在缺乏师资队伍,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对生产中的实际题目缺乏回纳和总结等题目。学员能解决一些生产中的简单题目,但理论水平较低,学员缺乏后劲、缺乏创造力,培训方法单一,缺少现代教学技术支持,从而制约和降低了培训效果。依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制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论辩教学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培训高技能人才的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培训师首先讲清某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然后结合学员的实际进行提问,学员根据提问教材和有关资料进行发言预备,随后学员可采用圆桌会议形式,或者采用讲台上演讲形式,各抒已见,表达出自己对某个题目的熟悉和想法。最后培训师进行总结和概括。这种培训模式和实际相结合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二是案例评点培训模式。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最为关键的进步其分析实践技能的能力,而案例评点培训可以进步高技能人才分析、评价、修正职业技能的能力。三是职务轮换培训模式。职务轮换的主要目的是拓宽高技能人才知识面。通过各种不同岗位的职务轮换,受训者可以全面把握企业各种技能的知识、技术要求。  (3)校企合作模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鉴于学校模式与企业模式的各自的弊端,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上风,扬长避短,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培训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上风互补。以“学校 企业”模式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菲.学习型组织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6,1:77-78.
  [2]李贵卿,陈维政.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J].人才开发,2006,10:20-21.
  [3]戴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若干思考[J].中国培训,2003,4:24-25.
上一篇:浅议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发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