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中的组织变革(1)(2)
2015-06-29 01:06
导读:现代物流服务由固定化向柔性化转变。通过柔性治理以灵活的生产方式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使生产与市场变化保持一致,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和长久的发展
现代物流服务由固定化向柔性化转变。通过柔性治理以灵活的生产方式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使生产与市场变化保持一致,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和长久的发展。企业物流系统在夸大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极强响应能力的同时,还要快速响应生产及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协调各环节的关系,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现代物流组织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虚拟物流组织使各成员仅保存其核心能力和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突破原有组织的有形边界,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最小组织来实现最大的物流职能。虚拟物流组织具有的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力,利于分散物流风险,利于企业捉住有利的物流机会和利用外部物流资源,专注于物流核心业务。
传统储运企业的组织变革策略
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除了在设备、设施、技术上的改进之外,对组织做相应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主要可回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经营战略调整,进步物流服务意识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首先要加强对物流的熟悉,根据物流的运作规则和市场需要,调整经营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客户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宗旨。从原有本业出发,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与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供给链的治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物流服务等,进步现代物流服务意识。
(二)重组业务流程,整合企业资源
我国传统运输企业可通过再造,实现以分立的职能部分为基础的业务流程到以跨越大多数或所有的功能活动为基础的核心流程的转变。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物流组织应由传统的垂直职能组织转化为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流程重组应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应将内部流程系统纳进到客户和协作者的整个供给链物流系统中。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治理理念,不断调整平衡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不断创新,进步企业组织的适应能力
客户需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驱动力,传统物流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才能使组织变革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增强物流企业组织的适应能力。在生产领域同产业企业紧密结合,围绕产业企业的物流需求提供物流服务。
(四)立足传统物流服务,增值延伸服务
我国的传统储运企业积累了大量适合国情的经营治理经验和丰厚的基础资源,这些治理经验和资源在先进的现代综合物流治理理念指导下,使其在业务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可延伸性和继续性,有利于通过改造重组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通过不断地改善服务水平,增值多元化、个性化的延伸服务,提升服务档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步伐。
(五)增强企业的组织柔性,进步组织结构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僵化、机械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只有结构简洁,反应灵敏、迅速,灵活多变的柔性组织才能适应现代化高柔性生产技术的要求。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采用组织结构模块化、扁平化及团队工作方式等能有效地进步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传统储运企业的组织柔性,是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特征和进步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然。
(六)组建物流战略同盟,发展综合物流
我国目前的传统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必须依靠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核心能力组建战略物流同盟,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夸大为客户设计整套的物流解决方案,把客户的利益与自己的综合物流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不同的企业组建的物流同盟,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经营是我国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有效途径。
此外,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技术与治理技能的
培训与普及,可更好地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采取各种方式对企业内的物流从业职员进行物流专业培训,以满足企业对组织变革中的物流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