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联想”的外向型国际化策略(1)(2)
2015-07-04 01:29
导读:现代营销告诉我们,企业欲在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并积极地开拓市场,最好的途径乃是寻求某种竞争的新模式,以实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市场
现代营销告诉我们,企业欲在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并积极地开拓市场,最好的途径乃是寻求某种竞争的新模式,以实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以往所奉行的视竞争者为仇敌、彼此互不相让的竞争原则已成为陈旧的经营观念而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国际战略同盟正是一种兼有竞争与合作功能的新型市场营销组织。
比较此次交易前后联想股权结构图,可以说这次交易是收购,也可以说是并购,甚至可以说是合资,但从联想收购IBM PC部后的规划的“三步走”(即第一步,联想将在采购、制造方面进行和IBM的合作;第二阶段,进行市场和销售的整合;到第三阶段,进进到对方都没有的领域里往。)看,联想与IBM的合作更像是国际战略同盟。又称跨国战略同盟或战略经营同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
联想借“国际战略同盟”将由内向型国际化转向走外向型国际化之路。
联想打造比较上风进行外向型国际化
实施国际战略同盟,要求企业在同竞争对手的实力比较中,具有独特的经营要素上的上风,不管是产品上风、市场上风还是技术上风、治理上风或服务上风,“联想”只要能运用自身所具有的这些上风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才能在相互竞争中显示其真实价值,终极达到改变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相对实力并取得对竞争者的明确上风。“联想”实施国际战略同盟,本质上与它的长期规划相一致,即服务于企业自身长期战略目标。
IBM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IBM的客户,IBM的合作伙伴,多集中在一些比较高真个客户和产品市场上,跟联想现在比较多的中低端消费者客户非常互补。联想在国内是以渠道见长,即联想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客户和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而IBM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PC销售网;联想是全球PC消费的先驱,在销售服务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IBM在商务领域向来享有高品质的服务;联想有强大的台式电脑设计能力,而IBM在电脑笔记本上拥有出色的成绩。联想利用拥有的领先PC技术,收购IBM的PC部分有利于联想吸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高端企业用户,而这正是联想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联想以为:“收购IBM的PC部分将对于联想的扩张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联想重塑PC主业,并加速国际化,收购IBM的PC业务是一条捷径,是迅速进进世界顶级PC厂商之列的理想之举。联想有自己非常强的制造能力加上IBM的服务上风,新的联想团体能够一天24小时连轴转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就能够缔造更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联想与IBM合作,明确各自比较上风,新联想发挥品牌、规模、效果三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和长期上风。联想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的时间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双方的组织架构、职能平台,以及供给链的整合。在这个阶段内,联想希看完成双方业务的共同采购,但市场与销售均都保持各自独立性。这一阶段计划用12到18个月完成。第二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之后,联想团体开始整合旗下两大品牌的产品、销售队伍、渠道,以及研发。这个阶段尽数涵盖了外界及IBM与联想两大品牌合作伙伴关心的题目。第三阶段:拓展。联想团体要开始以新公司的名义推出新产品,拓展新业务。
预计,完全消化IBM全球PC业务要用5年时间完成。与IBM携手攻略世界PC市场,这是联想长期以来国际化运筹的必然结果,为联想团体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极好机会。
联想外向型国际化面临的题目
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治理的题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的磨合。作为一家拥有本土化上风的联想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熟门熟路,但吞并了IBM这样一个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部分,能否迅速融合成为新公司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但我们相信对于企业本身的文化,从求实进取,诚信创新,实际是差未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