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机理分析(1)(3)
2015-07-18 01:13
导读:(一)“传统”信息行业向“现代”信息行业转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所谓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这里的传统行业主要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
(一)“传统”信息行业向“现代”信息行业转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所谓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这里的传统行业主要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信息部分,比如说报纸、杂志这些基于传统印刷技术和纸制媒介的信息服务部分。这类传统行业在信息产业化过程中会首先在生产技术手段上完成其向现代行业的转变,比如说报纸在编辑和印刷过程中已经广泛采用计算机和激光照排等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出现纸制信息媒介向数字化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和数目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向现代信息行业的转变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形成就业增加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但是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进步,比如说在报纸新闻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取代一部分人力,在报纸的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司机和搬运工的工作可能会减少。
(二)现代信息行业结构优化进步过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行业,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但是,假如从信息产业内部细分的行业,以及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变动来考察,会发现信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强弱并不相同。首先,从信息系统技术分类的角度来看,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这四大子技术依次主导的产业化过程构成了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过程的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信息产业化在这四个阶段中依次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将从整体上提升信息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其次,从三次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信息产业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二是信息服务业。一国信息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往往以劳动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为出发点,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信息产业将逐步资本密集化,其在劳动力需求上的主导地位会让位于以较高人力资本水平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的信息服务业。从1993年到2002年固然经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低谷,但是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上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见下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按照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划分,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有从信息产业向信息服务业演进的优化进步过程。不仅如此,在信息产业内部信息系统技术结构演进的四个阶段的更替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这种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也就是说这两种优化进步的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共同促进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三、信息产业化在开放经济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在开放的经济中,信息产业化可以通过进步对外贸易水平来增强一国劳动力的需求。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信息产业对外贸易水乎的进步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的。在广泛的产业内国际分工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通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对区域内劳动力需求有很大影响。这种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对区域内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劳动力需求的拉动,可以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状况间接表示;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用信息产业的核心就业水平来表示。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从动态的角度看,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对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状况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可以从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进手,分析国际分工体制下信息产业贸易结构演进对区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一国人力资源禀赋与对外贸易战略。
首先,从人力资源禀赋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影响。由于战后国际分工的重大变化,使国际分工的基础由自然资源转变为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艺。信息产业本身更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从资源约束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几乎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唯一约束条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发挥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比较上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