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源治理(1)(2)
2015-07-19 01:10
导读:(5)企业的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经济形态下,企业运作主要是通过买出自己的产品来赚取利润,其主要的治理思想在于用内部拥有的技术,坚持质
(5)企业的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经济形态下,企业运作主要是通过买出自己的产品来赚取利润,其主要的治理思想在于用内部拥有的技术,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通过高效率的流水化作业组织生产,以最低的本钱提供产品给客户;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看到很多行业的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业的利润并不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更多是通过网络的服务功能获取的;随着电信业竞争趋于激烈,电信运营商也并不单纯经营电信业务,而是通过网络提供的电信增值业务给他们获得了不平常的利润;IBM公司也不只是进行电脑等硬件设施的生产,而是通过IT业务给他的客户提供一整套的服务解决方案;施乐公司不仅仅是进行软饮料设备的生产,而是利用自己对信息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成套方案。他们提供给客户的除了看得见的产品,还有比看得见的产品更难以模仿的服务。
2. 企业资源治理的新变化的理论依据。
(1)宏观经济学理论。传统宏观经济学不能解释在投进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速度不一样,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应用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快慢。互联网成就了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中国的新富豪——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他们跨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通过为用户提供高素质的知识服务,他们积累了过往通过多少代人才能拥有的财富。
(2)轻资产运营理论。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要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企业治理的重点主要是对企业的有形财产进行公道的使用,财务总监的主要任务除了对经理职员进行必要的监控(这种监控主要体现在财务上),更主要的是进行企业财务资源的公道规划,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公道的资本结构,加之生产运营中的科学严格的本钱治理,保证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实现一定的销售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而获得理想的财务业绩。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的效益如何,并不是这种仅仅着眼于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治理方式所能达到的,治理者除了要对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治理,而且要对企业的轻资产进行治理,在《轻资产运营: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一书中,孙黎和朱武祥两位先生具体地先容了企业的轻资产包括企业的内容,并且说明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轻资产的治理。事实上,所有的轻资产实际上都属于企业的知识资源。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核心竞争力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和战略治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先生在他的巨著《竞争上风》和《竞争战略》中以为,企业的竞争无非是同质化条件下的低本钱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竞争,或者就是集聚化竞争,根据这个理论,企业要想竞争获胜,必须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同心多元化或者相关多元化,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客户最大的价值。透过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学不会、偷不走、抢不往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整合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对知识资源的全面提升。
(4)资本运营和全面资源治理理论。根据资本运营理论,资本运营就是对企业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化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目标。运筹、谋化和优化配置体现了企业治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经济的性质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企业可以支配的资源包含了企业的客户关系、市场形象、知识资源、供给商关系、金融工程等除了有形资产之外的各种“轻资产”,如何进行企业轻资产的运营,提升资本运营能力,保证企业在投进很少的情况下能得到较大的回报,是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任务。所谓企业全面资源治理理论,更进一步地阐明了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使企业资本得以实现增值的目标。
(5)人力资源治理理论。传统的人力资源治理理论以为,企业应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用最小的本钱进行人力的公道使用,主要侧重点是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在新经济条件下,我们不难发现,人力资源应该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实际操纵中,我们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看作是消耗性资源,而应该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企业的资本,企业的主要人力资源治理重点应该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的公道规划和开发利用。这是由于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不会随着人力的使用而减少,假如激励得当,人力资本应该比物质资本更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知识资源的载体,知识资源的可复制性和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快速传递性使得企业能迅速地进行知识的扩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