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对进步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3)
2015-09-09 01:08
导读:改善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三分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
改善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三分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并兼有向后期发展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的低层次上。根占有关部分统计资料,固然现在产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低级产品,但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深加工的重
化学产业产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可见,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要求的产品特征相往甚远。要改善我国现有出口商品结构,就必须在某些战略性领域赶超,形成有中国独特上风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步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内涵型扩张,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符合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要求,终极进步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
1.张建红,《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思想战线》,1997年第6期
2.于李娜,《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