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题目的研究(1)(2)
2016-01-11 01:05
导读:1、关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研究 朱教授在《论学习型企业文化》一文中以为,“所谓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学习型组织文化,或者说是具有学习型组织性能的
1、关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研究
朱教授在《论学习型企业文化》一文中以为,“所谓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学习型组织文化,或者说是具有学习型组织性能的企业文化。” [1]学习型文化可以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模式,这一点是可行的亦是必要的,但是假如把学习型企业文化仅仅看作是与学习型组织性能相关的文化,则是对学习型企业文化内涵的不完全的解释。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以五项修炼理论为基础提出,但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企业文化,它还吸收了关于企业文化本质以及其它优秀文化的成果。因此,它不仅可以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先进文化模式被提出,并成为企业文化变革的重要方向以及重要途径。在阐述完学习型企业文化内涵后,朱教授围绕圣吉关于五项修炼的描述,提炼出了学习型企业文化的七项特征,它们分别是:学习型的思维方式、自适应性、开放性、强势性、组织学习的记忆性、全体成员的生存方式以及普遍学习性。在这其中,组织学习的记忆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把学习与记忆过程进行比较,以为学习与过往的知识经验有关,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组织学习必须以组织记忆为基础。学习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学习的记忆,是期看已经形成的各种规范成为人们“自愿的行为准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状态和氛围。此项特征的提出,显现出了学习型企业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通过学习型企业文化的不断作用,使整个组织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员工将真正地全心地把自己奉献给组织。由于文章一开始,把学习型企业文化定位于学习型组织的性能上,因此,在谈及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途径这一题目时,便把重点放在了五项修炼上,并以为“组织学习的方式是组织修炼,因此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是进行五项修炼。” 组织修炼对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确实非常重要,是树立该种文化的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但单就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来阐明建设该种文化的路径或方法, 显得过于局限。对于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的主要途径来说,尽不只五项修炼一个方面,诸如构建组织结构、进步领导人素质等也应当是主要途径中应当包含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企业文化中的相关研究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首先由美国人提出来的。70年代,美国企业在日本企业的竞争中连连受挫,引起了美国企业界及理论界的关注。经其研究,美国人最后发现,企业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制度,甚至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企业的一种无形“财富”——企业文化。Z理论就是由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在分析日美企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Z理论中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其中心议题就是:怎样才能使每个人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益?Z模式,被以为是能够增加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的治理模式。大内自己本人也说:“Z型文化有一套特殊的价值观,譬如长期雇佣、信任、亲密的人际关系等。Z型公司没有一个领域不曾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2] 同期,玛丽?凯所著的《用人之道》一书,虽未直接提及企业文化一词,但我们可以从她的言辞中清楚看到,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友爱的优秀企业文化价值观。玛丽?凯曾说:“玛丽?凯化妆品公司最重视的是人——是我们的美容顾问、销售主任、雇员,是我们的顾客,是向我们提供原料的厂商。” [3]作为成功文化的Z理论和玛丽?凯的《用人之道》,为当时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文化变革创新的方向。重视人的作用,夸大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共享的重要性,道出了企业文化的本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的灵活适应性及“学习”性等特征的拥有,成为企业创新文化,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p
随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日趋成熟,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包括开展引进、研讨、倡导等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中国当代的企业文化有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上海第二产业大学的罗长海编著的《企业文
化学》中,对企业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4]对于把企业文化回属于“群体竞争意识”,罗教授以为,是根据导致企业文化产生的实践,即对日、美优秀企业竞争取胜的经验总结而提出的。“企业之间一旦没有任何竞争,那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往强化本企业特有的群体意识。企业的群体意识一旦失往本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也就相应地转化为社区文化或民族文化。”[4]把“以文取胜”看成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并以为它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一项特性。从该书对企业文化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想给企业文化做一个既吸收了国外成功实践经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定义,并以为具备这样特征的企业文化才是成功的文化。熟悉到人的重要性、夸大整体意识并留意结合中国实际,是该种文化的成功之处,但作者却忽视了学习性及灵活适应性,对于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程度(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的重要性。
贵州大学的洪名勇在《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一文中提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培育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实施持续的企业文化创新。并就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提出了,速度文化、虚拟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和融合文化六个方面的特点。[5] 该文对于新环境下,文化所应具备的特点,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与回纳。其中关于速度、创新、学习与融合的新型文化特点,也正是作为优秀文化模式的学习型文化所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