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生态:隐喻研究的方法、意义及动态(1)(2)
2016-01-12 01:08
导读:2.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有关部分了解区域内品牌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品牌竞争状况,为政府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良性的区域市场秩序
2.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有关部分了解区域内品牌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品牌竞争状况,为政府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良性的区域市场秩序,优化区域贸易布局,避免恶性品牌竞争,节省社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塑造百年名牌提供理论依据,为地区、行业、企业制定持续发展的名牌战略,为品牌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小品牌生态系统长期生存与成长壮大指明道路,尤其对进进WTO后中国品牌应对国际品牌挑战创造国际名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社会贸易生态系统打下基础。一方面品牌企业的市场绩效主要取决于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及动态性,品牌产品也需要作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市场上,品牌企业是参与竞争的主角,是社会贸易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为整个社会贸易生态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深进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品牌生态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以及实用方法的研究,为社会贸易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
三、品牌生态研究动态
1986年美国Moore在《哈佛贸易治理》评论上发表了“新竞争生态学”,首次提出贸易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指出“贸易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给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职员──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同时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随后他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初步建立了贸易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Moore夸大,企业要成功,仅仅完善自身还不够,还要塑造整个贸易生态系统的发展,由于其所处生态系统的远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扬西蒂(2004)进一步阐述了从贸易生态系统出发制定战略的方式,提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了解公司赖以生存的贸易生态系统以及公司在贸易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总之,贸易生态系统理论以为企业是它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另外作为传统治理理论最新进展的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供给链治理理论等,其内涵及本质基本上都属于超越企业边界和关注企业环境的理论延伸。社会网络理论则从
社会学角度研究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强度等题目;利益相关者理论则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治理所需考虑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企业权力强度的关系理论;而供给链治理理论则主要从物流信息流优化平衡角度对前后关联企业实体运作的治理进行研究。这些理论体现了新时代复杂多变环境下企业治理理论的新进展,为企业更加有效运作提供了方法与工具。然而,从理论深化、推广及应用情况看,上述这些理论尚缺乏协调性及可操纵性。一方面,这些理论不能系统描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机制;另一方面也不能给出一些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系统治理模型与方法。生物生态学在贸易治理中的应用成果在描述企业可持续机制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贸易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深进理解企业可持续成长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在品牌治理方面,生物生态学的引进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在当代品牌理论中,品牌被比喻为“生命体”,使得品牌理论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从个体走向了整体化,生物生态学为品牌可持续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