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一经营更有利规避风险(1)
2016-03-08 01:0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专一经营更有利规避风险(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企业 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种比别人强的能力。投机可以得到眼前利益,但
企业 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种比别人强的能力。投机可以得到眼前利益,但没有未来。 治理大师眼中的专一经营 编者按: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中心空调的民营 产业 企业。他们以技术创新为本,坚持走专一经营之路,确立了其行业领袖地位。远大以3万元人民币起家,如今占有了国内81%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 ,公司拥有自有资产13亿元人民币,年营业收进约20亿元人民币,年均匀增长率达400%以上。在远大 发展 的10年间,张剑总经理坚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始终专注于中心空调的 研究 、开发和营销,而且奉行稳健的财务政策,从而将公司带上了健康成长之路。 专一经营战略深受Michael Porter(波特)、Gary Hamel(汉默)、Tom Peter s(汤姆。彼得斯)等世界级治理大师的推崇。他们以为,企业只有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自己的上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世界级企业却在专一经营中大受挫折。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世界著名的太阳镜生产商Oakley(编者译:欧克利),它在太阳镜行业极为成功,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品牌。然而,由于太过专一,其成长速度远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因此,公司最近决定跨进欧克利品牌的运动服行业。由此看来,专一经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 题目 。 中国 企业由于面临中国 经济 腾飞这个良好的机遇,很多企业看到了无尽的发展良机。因此,在中国的企业大多致力于多元化发展,而很少顾及核心竞争力。然而,正如张剑所说:一旦进进过剩 时代 ,“你必须创造能比别人提供更多价值的东西,才能生存。这就要求你必须比别人强。要实现这一点你就必须很专业。”为探究远大成功的专一经营策略,本刊采访编辑G len Zhang专程远赴长沙远大城,采访了远大总经理张剑先生。 远大自创立以来为什么一直专注于中心空调业的发展?最早我是在大学里教热能工程。创业之初,所考虑的是做自己比较喜欢、比较熟悉的东西,所以就办了个热工研究所,慢慢把热能工程方面的一些技术转换成产品。在88-92年期间,主要是做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有两个收获,一方面是资金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经验的积累。随着92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直燃机,才成立了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在思考,我们做产品、办企业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不论你是贸易还是制造业,企业都是为客户服务,为他们提供价值。我们更多地以为是在获得自身效益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别人所不能提供的价值。开始时,我们是不自觉地做我们以为好的、同时又非常熟悉的东西,后来过渡到很明确,要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别人难以创造的价值。所谓专业化,即意味着惟有专业,才能比别人强,才能创造出不同的、更好的价值。竞争的结果就是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必须比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要做到这点,你就要比别人更专业。 目前有个较普遍的现象,民营企业家们在建立了自身地位后,考虑进一步发展时,往往很轻易向其它行业涉足。当初远大通过中心空调赚取第一桶金后,如迅速向其它高增长行业发展,今天的远大会不会更辉煌? 没有这样往做,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持续的过程。发展就是个持续的积累过程,它不会是一瞬间的。一瞬间的东西你可能会得到短期的资金,但再往前发展就没有基础。投机的人经常这么做。比如做房地产,假如你持续做专业的房地产,你也会很成功。假如你仅仅是投机,比如现在政策变了,或者拿到了一块地,于是就往做,那么你可能只有一次机会。你可能得到了眼前的一点钱,但你没有未来。没有基础就没有未来。企业不可能只生存一天,或者只生存某一段时间。假如你想你的企业是个长久的企业,那么就要注重积累。假如你做很多行业,很多短期有暴利的行业,我觉得就谈不上积累。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太夸大积累会不会阻滞发展? 在我们看来,积累就是一种发展。对企业来说,建立持续的竞争力,培养企业文化,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假如你摆脱这样一个过程,得到短期利益的话,很快就可以消失掉。另外,你做太多的行业,就不会行行都熟悉。你有什么比别人强呢?既然某个行业非常有暴利非常赚钱,你往做别人也会往做。你比别人强在哪里?你不比别人强,为什么你能成功别人就不能成功?投机可以得到眼前利益,但没有未来。事实上还没有靠一时的投机取得成功的企业。我想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种比别人强的能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核心竞争力。投机可以得到眼前利益,但没有未来。 然而,很多国际性的大企业都是很多元化的。 的确,过往很多至公司都是非常多元化的,为什么?那个时代生产力不高时,人们生产的东西还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这时候做什么都是有需求的,不需要你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做就行。所以,在那个时候不夸大专业化。很多象GE那样的至公司都是非常多元化的,原因与这点很有关系。产生的时代不同,那是短缺时代。但现在供求关系变了,这是个过剩时代。你必须创造能比别人提供更多价值的东西,才能生存。这就要求你必须比别人强。要实现这一点你就必须很专业。 远大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核心竞争力通俗地讲是一种独特的、别人难以靠简单模仿获得的能力。中心空调系统是个复杂的体系,它主要由主机和末端设备组成,其中主机是核心部分,如同人的心脏。中心空调业的传统发展是,生产出主机,再生产末端设备等部件,然后组装。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就是专业,但远大没有这样做。远大集中所有精力研究空调主机技术,开发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并不断精益求精。至于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冷却塔等,都从外国进口。然后,远大以核心主机技术统括相关配套技术,进行技术整合,生产出最优秀的中心空调。远大的主要供给商都是相关领域的世界技术权威,所有主要元件材料都是厂家专为远大生产,不向第三方提供,即它们是远大的下游厂、外协厂,按照远大的技术要求进行开发和制造,并接受远大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监管。这是真正的“中国制造”,而不是简单的“进口组装”,由于核心技术把握在我们的手里。这是别人无法仿造的。 在服务上,远大于1995年率先在全球第一个开发成功“ 应用 型”直燃机电话联网监控系统,并作为标准供货项目配备于每台机组。1999年开始推行由厂家终身承担直燃机操纵、维护责任的“用户无人化治理”,开创大型产业设备“彻底服务”的先河。这是核心竞争力在我们服务领域的体现。 当前有这样一种观点,以为坚持专一经营将限制公司的增长潜力,而且在市场不景气时会很危险。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对专一经营的理解不应该是狭隘的。对不同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情况。专一经营并非意味着只做一种产品,它更多地指一种专业精神,因而正确地讲应叫专业化经营。 企业都有个自身能力的题目,发展 历史 很长的企业如GE,与中国的新生企业是不同的。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事。并非做杯子的只能做杯子,这就叫专业精神。我们所说的专业精神,是指你在这个行当中是最强的,并非指专业到只做一个产品。行业还有个关联度题目,微软(Microsoft)也并非只做操纵系统,它也在做 网络 产品。 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一个蛋糕分的人越多,分到的就越少,但蛋糕是可以做大的嘛。实际上专业化经营在市场不景气时正是规避风险的一种 方法 。最近发生的大宇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涉猎太广,经济低谷引发债务危机,不得不砍掉很多部分,集中经营具有上风的主业。专一经营是否特别要求财务稳健? 是的。 企业 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 题目 就是如何规避风险,而我们看来,坚持专一经营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 方法 之一。所以在财务上,我们坚持不负债、高储备,而不负债高储备正是财务稳健的特征。 您如何平衡稳健经营和 发展 速度?是牺牲速度来保证稳健吗? 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速度。增长飞快好象很有面子,但做企业究竟是为了面子,还是为真正能创造价值呢?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 经济 环境下,企业尤需考虑的是如何规避风险,在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速度。我以为,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好;贸易也好,制造业也好,资金储备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我们坚持不负债,且保持5亿元以上人民币的储备,这就是稳健。很希奇为什么那么多人以为高储备会 影响 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储备是高速发展的基石。微软有高达200亿美元的储备,是世界上储备最高的企业,但它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没有矛盾呀! 您以为专一经营中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主要有三个。第一,必须正确定位。专一经营中有个可怕的现象,就是追求市场的尽对占有率,上至最高产品,下至最低产品,全都生产。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再往做很多的事,怎么能成功呢?唯有集中主力,才能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创新。假如你的产品跟别人一样,怎么谈得上比别人强。对企业来说,创新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创新是持续的,不是阶段性的,不是某一个时期的,或者是为某个需要的。不能由于企业效益不行了,所以要开发个新产品。它必须伴随着你一切的生产、销售和治理等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二是创新还必须是全面的,除了技术创新,还有治理的、观念的、文化的创新等等。 第三,必须是行业的专家,决策人必须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微软的盖茨(Bill Gates)、英特尔(Int el)的格罗夫(Andy Grove)都是行业专家,都在最前沿,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最了解,而且在带领着这种发展。我相当一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工人一样穿着工作服在生产线边 研究 技术。 远大为什么搞远铃整体浴室和集成房屋?是不是由于您看到了专一发展的局限性?远铃整体浴室和集成房屋是我们进行市场创新的结果。直燃型中心空调与普通家用空调相比,节能、功能全面、美观、方便、环保,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但 目前 主要用于公共设施方面,如能 应用 到民用住宅业,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参与住宅业传统的做法是搞个基建队,或是做房产开发商。我们以为用这两种方式我们都没有上风。但我们看到一个机会, 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最慢的是建筑业,仍然是秦砖汉瓦,维持着人力手工操纵的农业化落后方式。我们定义的集成建筑有三个含义,一是新材料,二是 产业 化,三是集成优化。参与这一行业是建立在实力和能力的基础之上,不是随便模仿得了的。这就是我们相对于传统建筑业的竞争力之所在。 这些行业扩展,会不会影响你专一经营的战略? 这跟专一经营没有冲突。远大需要进一步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题目是通过什么途径。中心空调系统主要由主机和末端设备组成,远大只突出发展主机核心技术。假如只是简单为赚点钱,那很轻易。生产末端设备就行了,那要占中心空调投资的一半左右,营业额很快就可以翻番。但我们没有这样做,一是末端设备技术含量不高,难以做到比别人更强。二是假如大量投进以期在这方面获得核心竞争力,末端价格会成倍增加。假如不加价,质量必然下降。 中心空调的营销对象一直以来都是房产发展商和业主,现在通过自己发展集成房屋,将极大地延伸中心空调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尚未有人涉足集成房屋这一领域,这样我就可以做NO.1.当然,这是个巨大的系统,需要个长时间的投进过程。 所以说,这个项目与我们的专一经营是一致的,由于市场一样,营销对象都是开发商;售后服务也一样,沿用我们的客户服务 网络 。在新市场中开辟本专业的应用领域,也是专一经营的体现。我们对住宅业的参与,既是市场创新,又是原来市场的延伸。需要留意的是,这种市场延伸要建立在自身能力具备的基础之上。我觉得有两点不能做,一是与自己产业毫无关系的不做,二是超出能力的不做。 您本人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可以说是技术起家。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进一步发展总是离不开治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条腿走路。您在专一经营中是如何平衡技术与治理的? 这两者是完全同一的。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全方位的。除技术创新,治理也要创新。远大从开始创业就一直很注重治理,而且特别夸大企业每个员工来参与治理。我们的治理讲究实效,有三条治理原则,一是以事情为基础的制度化。所有远大的事情都要用文字表述,通过文件记录实现制度化。第二,是以时间为坐标的计划。光有制度不行,只有把所有的事情放到时间的框框里,通过计划才能实现。第三,一定要有结果,即完工汇报,任何事做完后要有记录。 能否描述一下您的领导风格? 一句话,把事情做在前面。我的工作是做什么?一做产品开发,带引企业的发展方向;二做制度化,但不是管天天每个人干什么,而是构筑治理的框架。做在前面,日常工作就会减少。 您自己并不否认远大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治理为远大的专一经营带来的最大上风是什么?有没有弊端? 我们来看看国外的企业,我觉得20世纪企业发展到如此庞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资本与经营的分离。美国60年代以前的企业,初期前面两代都是家族式企业,而且现在很多至公司还是家族企业,发展得很稳健,但也有很多后来演变成公共企业。企业的发展就象人的成长一样,有个过程,你不能跨越过程。所以我觉得,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家族起源符合发展 规律 。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逐步实现资本与经营的分离,是有必要的。我想远大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但不是马上。你不能要求企业跳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