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益关系群博弈理论研究(1)(3)
2016-05-14 01:03
导读:三、启示 沿着上述的研究思路,利用上述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所运用的方法及其研究的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启示: 1.企业应树立全体职员
三、启示
沿着上述的研究思路,利用上述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所运用的方法及其研究的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启示:
1.企业应树立全体职员的博弈意识。增强企业职员对企业负责的责任感,让全体职员都熟悉到博弈论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中的博弈关系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壮大是全体企业人的重任。
2.矛盾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载体,企业的运转总是处在矛盾之中且它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企业应树立凡事均决策(博弈)的处世[9]理念,应认真分析自身现阶段所处的经济、法律、人文及人事等各种关系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影响之下的现状,通盘问察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博弈关系并对对方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里应尽可能保证考察的正确性),以确保企业在以后决策中的博弈具有实证性。
3.分析企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比较重要的相关系群。对每一个博弈组合的对方背景及实在际的历史行为进行深进剖析,对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反复推敲,以史为鉴,确保下一步决策的正确与可靠。
4.对博弈过程中的隐性策略本钱进行较正确的估算。在企业进行显性与隐性的策略博弈过程中,其显性本钱一般都依附于公司的相关资料,对它的核算比较方便而且正确。而隐性本钱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便决定了它在核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它所包含的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①信息本钱;②决策本钱;③风险本钱;④控制本钱;⑤行为本钱;⑥其他本钱。在这些本钱当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本钱,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博弈时的决策结果,所以在信息收集这一块上需要具备多种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企业平时应多“关注”这方面的人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对显性本钱与隐性本钱进行比较。①假如显性本钱明显大于隐性本钱,则选择隐性策略;②假如显性本钱几乎即是或小于隐性本钱,则我们应选择显性策略,由于这种选择没有风险,比较保险。
6.密切关注所选策略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10]。体现博弈论的哲学思想与战略理念,大量收集相关方面的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及理论对特定的博弈关系进行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正义/司法的经济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洪仁.中国税收制陷进两难:透视“避税天堂”的黑洞.《环球》杂志,2004
3.王红领.委托人“政府化”与“非政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关于中国国有企业转制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0;(7)
4.Aoki,M.,1988,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Bargaining in the Japanese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oki,M,2001,Towards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MIT Press.(中文版: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注释
1.这里的“甲方”指企业,“乙方”指企业的对方,它们均具有普遍意义。
2.这里的“隐性策略”指采取隐性方案时的相关本钱总和,“显性策略”指采取显性方案时的相关本钱总和。
3.有关“利益单位”的内容请参阅《消费者行为学》中“消费者心理分析”部分,李品媛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纳什1950年创立的概念,它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在参与人将选择的战略组合中,没有参与人能在给定对方战略选择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其他战略而使状况变得更好,每个参与人选择的战略是对对方所选择战略的最优反应。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因托马斯·萨林(Thomas Schelling)而得名,由于他在博弈理论的一个重要早期工作中考察了这种思想。
6.这也就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提出的“无知之幕”。
7.这将有可能使前面所假定的博弈嵌进到一个更大的博弈中往,本文对此不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