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1)

2016-06-01 01:1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内容摘要:比较上风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及结果,指出发挥
内容摘要:比较上风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及结果,指出发挥自身上风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竞争上风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夸大竞争上风对于一国出口的重要作用,是对比较上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本文运用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理论,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现状,指出我们应该走比较上风与竞争上风相结合的道路,增强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以迎接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挑战,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比较上风 竞争上风 纺织品服装 区别联系 发展对策
  
  我国事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以及出口国,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行业的从业职员超过了1000万,占全国产业就业人口的13%以上。进世后特别是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速度呈现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的28.1%,成为纺织品服装业的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出口产品种类之一,也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而纺织品服装行业又是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因此,利用经济学理论深进研究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发展上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比较上风理论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比较上风理论
  19世纪初,李嘉图提出了“相对本钱”说,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劣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即当一国所有产品的本钱均比另一国高,即该国不具有尽对上风,但只要这些产品与另一国同类产品的本钱差距的比率不一样,本钱差距小的,就是本国国内具有相对上风的产品,两国都集中气力生产各自最有相对上风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仍然会使交易双方获得比交易前大的利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赋予理论,指出一国应该集中气力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了该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了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交易的双方均可从中获利。这个理论揭示了形成各国产品比较上风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丰富与供给的密集,这是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的深化和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比较上风分析
  资源禀赋 纺织品服装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我国要素禀赋构成情况的自然选择,我国人口密度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是巴西的69倍,是加拿大的409倍。因此,根据H-O定理,劳动力属于我国的丰腴要素,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上风。
  行业特征 世界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纺织品服装行业,第一类是技术密集型,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侧重于高新技术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第二类是资本密集型,多集中在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生产经营中档纺织品;第三类以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是大规模常规产品,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就属于这一类。可见,在我国,纺织品服装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这个行业具有比较上风,所以我国应该出口大量的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该类商品。
  历史因素 我国具有悠久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历史,经验和技术比较突出,另外,纺织品服装行业也是我国最早进进国际竞争的行业之一,这些历史因素使我国的该行业具有先天的上风,促使我国大量出口纺织服装产品。
  
  竞争上风理论与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
  
  竞争上风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上一篇:湖南物流业宏观发展态势猜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