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无序竞争与企业对策研究(2)
2016-10-04 01:03
导读:由于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减少了国家税收,扭曲了价格信号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在此情况下,市
由于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减少了国家税收,扭曲了价格信号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在此情况下,市场要求对产品价格实行限制政策,即实行行业自律,由行业协会或政府主管部分同一制定行业自律价,并负责检查监视企业行业自律价的执行情况,对市场价低于行业自律价的企业给予行业内通报,并给予取消各项优惠等惩罚。事实上行业自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价格战的题目。[3]
持续恶性过度降价属于不公正、不公道、不老实的竞争,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取缔的竞争行为。而行业自律通过协议固定价格,人为限制公道竞争,实在质是进行价格的行业垄断,又是明显违反《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也属不正当市场行为。因垄断从根本上排斥和限制了竞争。第一,垄断破坏了市场同一,阻止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第二,垄断为新竞争者设置了市场进进障碍,破坏了市场竞争的秩序和市场机制的发挥,使价格信号扭曲,以至于保护了落后企业,打击了先进企业,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第三,行业自律价使各企业面临“囚徒困境”,终极导致合成谬误。
(二)商标和商誉侵权分析
在市场竞争中,着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商标,凝聚了竞争主体的形象、商誉和市场的优良评价,具有明显的竞争上风,同时也成为见利忘义、图谋不轨竞争者的假冒对象。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假冒产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以上。
利用商标和商誉进行不正当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形式。
1.假冒型。即以着名商标的畅销商品为目标,进行假冒,甚至连同商标权人的名称、地址及商品包装装潢等进行全方位恶意假冒。这类假冒已不是单体行为,而已形成组织严密、制假销假“一条龙”的社会化群体,活动面广,隐蔽性强,对社会的危害甚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混淆型。故意将他人着名商标及公众熟知的特有包装装潢进行抄袭篡改,使之与其相似但又非完全相同,故意逃避法律责任,混淆商品来源,***消费者误认误购以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3.攀附型。将他人商标使用在自己的商品上和广告宣传上,达到鱼目混珠、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主要表现在:①用他人商标名称作为自身商品名称;②用他人商标名称作为企业字号;③剽窃他人商标公众熟知的特有包装装潢。
4.诋誉型。即利用各种手段恶意诋毁、中伤他人商标信誉,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如:①利用广告手段指桑骂槐,影射贬损竞争对手;②利用名人之口,贬低他人品牌商誉;③制造假象,毁损他人商品牌誉;④贬抑中方商标声誉为外方商标取而代之制造***。
5.不正当抢注型。即违反老实信用原则,以不正当的手段,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和享有正当在先使用权的未注册商标抢先申请,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 (三)窃取贸易秘密和技术情报分析
贸易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贸易秘密包括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经营秘密包括倾销计划、客户名单、进货渠道、销售网络、产品价格、供求状况、标底等。技术秘密包括技术秘诀,设计图纸等。贸易秘密具有经济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上风,贸易秘密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其内在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具有不确定性。在贸易竞争中,它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一些生产者、经营者采取种种非法手段,侵犯他人贸易秘密权。如:①以盗窃、利诱、欺诈、胁迫或其它手段获取权利人贸易秘密;②表露、使用或答应他人使用以非法手段获取的权利人贸易秘密;③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守旧贸易秘密的要求,表露、使用或答应他人使用其所把握的贸易秘密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贸易秘密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从而失往了自己的竞争上风。如发生在江苏牧羊团体的技术泄密案,其从英国某公司引进的颗粒机全套图纸,竟被一名质检员偷出复印,提供给竞争同行,造成工厂停产和因泄密需向英国公司赔偿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