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治理创新(2)
2016-10-12 01:19
导读:2. 推动企业内部成员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尤其有关技术、技能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企业积极推动内
2. 推动企业内部成员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尤其有关技术、技能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企业积极推动内部成员的学习行为,建立 “学习型组织”。从整体上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中所有或一部分人共享的知识,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共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另一部分是个体成员的知识储备,保存在成员的头脑中,并可以再分为两部分:与组织有关并直接为组织所用的部分以及潜伏的难以被组织调动和利用的部分。因此,为了使组织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被利用和发挥作用,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扩大共享的部分。具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个人先进的经验、工作方法和观念等广泛推广宣传,使之上升为共叫;二是借助信息沟通过程和决策过程把个别、零散的知识综合加工成为系统知识。(2)扩大个体成员储备的知识。这一途径是基于“分配比例不变而总体增大同样能增加各分配方利益”的原理。鼓励企业成员学习并为之创造条件是该途径的具体实施方法。(3)扩大个体成员知识储备中能为企业所用的部分。具体方法是借助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改变个人对企业的态度和加大个体与企业的一体化程度。
3.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实施规范的制度化治理。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还是“家族式”、“泰勒式”治理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来实行制度化治理。实在质是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实在施的条件是建立起科学公道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并承认这些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其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克服了以往治理方式的随机性、易变性、主观性等弱点,使治理具有了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由于制度化治理依靠的是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制度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了治理的科学性。但是,由于纯粹的制度化治理只夸大规律、科学和理性,在实施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好以制度化治理为基本手段,同时辅以文化治理等其他手段。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控制手段,它起作用的气力来源于人们对于回宿感和认同感的需要。具体而言,企业文化是通过一套价值标准来规范成员行为的,由于惧怕受到其他成员的孤立和谴责等惩罚,企业成员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价值观。这就使得依靠企业文化进行治理可以弥补纯粹的制度化治理的不足,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平衡,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理绩效。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重新审阅传统文化,找到为大多数人普遍珍视的、适应企业治理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并将其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留意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兼容,终极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用作一种有效治理手段。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 重视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实行人本治理模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治理的对象主要是拥有各种技能和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对这类人的治理具有特殊性。加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已不再单纯的是谋生手段,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推行人本治理模式,在充分重视人力资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围绕满足个体需要和促进个体发展来展开治理活动。一般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行人本治理模式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尽其所能提供令成员满足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及创造***的企业文化以满足企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2)通过多种形式的员工参与来激励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制、员工董事制,组建自律性工作小组等让企业中的职员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治理的方法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被实践。(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促进企业成员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和实现自身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保持和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也必须对其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岗教育培训、工作轮换、半脱产培训、脱产学习等是企业培训的常见手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培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