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猜测模型研究(3)
2016-11-27 01:03
导读:(二)研究程序和计量方法 本研究首先140家样本公司的盈利增长比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21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非期偿债能
(二)研究程序和计量方法
本研究首先140家样本公司的盈利增长比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21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非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使用剖面分析对样本中的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在财务困境发生前5年期间历年的21个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企业陷进财务困境明显的变量。其后,应用单变量分析,选择4个财务指标为例估计单变量判定模型。最后,筛选和确定对企业陷进财务困境影响最为明显的6个指标为模型的判定指标,应用线性概率模型、Fisher二类线性判定模型、Logistic模型三种计量方法,建立和估计财务困境的猜测模型,并比较这三种模型的猜测效果。
三、实证
(一)剖面
首先分组70家财务困境公司和70家非财务困境公司的21个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发生前1至5年的均匀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比较这二组在21个财务指标各年的均匀值是否具有明显差异,其次计算各年的Z统计检验量,结果如表1所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1)在ST发生的前1和2年,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的17个财务指标的均匀值存在明显的差异;(2)Z值随着ST发生时间的邻近而明显增大,即二组的财务指标均匀值的差异随ST发生时间的邻近而扩大。由此可见,在所选的21个财务指标中,除利息保障倍数、存货周转率、Log(总资产)和Idg(净资产)外,其余17个在财务困境发生前1至2年中具有明显的猜测能力。
表1 21个财务指标Z统计量的计算结果*
(二)单变量判定分析
本文选择净资产报酬率、负债比例、营运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和资产周转率4个财务指标,单变量判定分析分别建立4个单变量猜测模型,通过确定模型的最佳判定点,可以判定某一在财务困境发生前1至5年其是否会陷进财务困境。估计模型的结果如表2至表5所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表2 净资产报酬率在财务困境前1-5年的判定模型
由表2至表5可见:(1)从各个单变量判定模型的判定效果来看,净资产报酬率的判定模型误差最小;营运资本/总资产的判定模型和负债比率的判定模型误差次之,资产周转率的判定模型误差最大。(2)财务指标作为猜测变量具有信息含量和时效性,其信息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即指标值离财务困境发生的时间愈短,信息含量愈多,猜测的正确性愈高,反之信息含量愈少,猜测正确性愈低。(3)结合剖面分析,在两组均值的差异性检验中非常明显的财务指标,在单变量判定分析中的误判率却较高。例如,财务困境公司与非财务困境公司两组的负债比率在财务困境前1年的Z统计量为7.0696,差异性非常明显,但在单变量判定分析中误判比率却高达24.46%。以上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研究分析同一个指标所得结果不同。我们以为,这是由于在剖面分析的z检验中,误判率不仅与两组的均值有关,而且与两组的样天职布的状况有关。因此,应用不同判定分析方法构建的单指标判定模型,结论往往相互冲突。
表3 负债比率在财务困境前1-5年的判定模型
表5 资产周转率在财务困境前1-5年的判定模型
(三)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的变量选择分析
本研究首先应用LPM,采用逐步回回选择变量方法,对5年的样本数据依次进行回回,从21个变量中选择若干变量。选择的标准是:F值的概率值小于0.10时进进,大于0.11时剔除。
利用财务困境前1至5年的数据,分别进行逐步回回,结果如表6所示。我们终极选取了Xl(盈利增长指数)、X3(资产报酬率)、X7(活动比率)、X11(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X12(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X19(资产周转率)等6个指标作为多元判定分析的变量。选取这些指标的原因是:(1)以财务困境前1年的逐步回回结果为主,其他年份的回回结果。由剖面分析可知,财务困境前1年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困境猜测的信息含量最多,时效性最强;离财务困境发生的时间越远,指标的信息含量越少,时效性越差。所以,财务困境前1年逐步回回所得的变量全部进选。结合其他年份特别是财务困境前2年的结果,营运资本总资产比、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表现较好的变量。(2)兼顾全面综合的信息反映,适当避免同类信息的重复反映。首先,财务困境前1年逐步回回所得的变量盈利增长指数、资产报酬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比率、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指标,但没有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是财务困境前2年逐步回回所得的变量之一,而且参数估计值的明显性水平在0.05之上,故也把该变量作为猜测变量之一。其次,速动比率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但更能全面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是活动比率,结合剖面分析,历年两组间的活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值差异性检验统计量Z值比较接近,表明这二个指标都能反映的两组的差异性。因此,从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全面性来考虑,我们在建模时选择了活动比率,舍弃了速动比率。再次,考虑到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会减少其在短期内陷进财务困境的概率,因此把短期偿债能力的两个指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和活动比率同时引进猜测变量组合,加强短期偿债能力信息在猜测中的比重。第四,负债比率与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比同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比已在财务困境前1年引进了变量组合,为避免信息的重复反映,舍弃了负债比率。最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同是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但应收账款周转率不及总资产周转率反映全面,所以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选用总资产周转率,舍弃应收账款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