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战略导向的系族及系族成员企业多元化战略(3)
2016-12-04 01:16
导读:在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的系族其多元化战略的偏好后,我们再对不同系族的规模大小加以比较。对系族规模的大小采用其所包含的上市公司的数目进行衡量
在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的系族其多元化战略的偏好后,我们再对不同系族的规模大小加以比较。对系族规模的大小采用其所包含的上市公司的数目进行衡量,由表2可以看出,对于国营的系族其规模以控制2到3家上市公司为主,均匀规模为2.88,最大的系族控制了15家上市公司。对于民营的系族其规模也以控制2到3家上市公司为主,均匀规模2.97,最大的系族控制了8家上市公司,两类系族规模的中位数都是2,国营系族规模之间的差异要比民营系族差异大。
(二)系族成员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分析。在上一部分分析了系族多元化特征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的对系族成员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进行分析。我们以证监会颁布的两位数的SIC码作为划分标准,以成员企业经营涉及的行业数作为其多元化的衡量指标。假如行业数为1,就代表它是进行的专业化经营。通过对隶属于三种不同多元化战略的系族成员企业的分析发现,对于属于系族采用同一战略下的民营系族成员企业其多元化经营的均值普遍略高于国营系族成员企业。在采用横向并购的系族成员企业中,其多元化经营程度为1.49,要小于采取纵向整合和混合多元化的系族成员企业。国营系族企业成员的多元化中位数都是1,而民营系族成员企业除了横向并购中企业中位数为1之外,其他两类战略中位数都为2。属于纵向整合和混合多元化系族下的国营系族企业成员其多元化的标准差要高于民营系族成员企业,这就说明国营系下的成员企业之间其多元化程度的差异要比民营系下的成员企业大,对于经营跨产业数最大的成员企业而言,国营系下的成员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要即是或高于民营系下的成员企业的多元化水平。
在分析了隶属于不同多元化战略的系族其成员企业的多元化战略特征后,我们再对他们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情况加以分析。通过表4可以看出,对于追求不同多元化的系族,国营的系族成员企业都倾向于进行专业化经营。通过计算,分别隶属于横向并购、纵向整合和混合多元化的系族成员企业实施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数分别占到国营系族成员企业数目的61%、52%和61.7%,而相对于实施专业化经营的民营系族成员企业比例则分别为53%、39%和41.5%,这也表明了相对于民营系族成员企业而言,即使对于国营的系族采取了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其国营系族成员企业本身更多的是采用的专业化经营,只是同一系族内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而已。通过对民营系族成员企业而言,很多系族成员企业本身就是多元化经营的,在系族层面上更是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就会进一步扩大系族所涉及的行业数,固然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以为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但是也会使企业丧失一些主业上的核心竞争上风,并且假如系族内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就会导致资本运作与实业发展的不匹配,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多崩盘的系族企业都是典型的代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结论
在对资本市场出现的各类系族企业依据其组建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系族企业的不同战略特征将其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整合和混合多元化。通过对系族和系族成员企业两个层面多元化战略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系族其多元化战略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国营系族更倾向于选择横向并购和纵向整合的多元化战略,而民营系族更倾向于选择混合多元化战略,在对不同系族的规模大小加以比较时发现,民营系族规模要大于国营系族规模,但是国营系族之间规模的差异要比民营系族之间的差异大。在对隶属于不同多元化战略的系族成员企业其多元化战略进行分析时发现,对于追求不同多元化战略的系族,国营系族成员企业要比民营系族成员更倾向于进行专业化经营,民营系族成员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普遍高于国营系族成员企业。
参考文献:
[1]姚俊,蓝海林,我国企业团体的演进及组建模式研究[J],经济经纬,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