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2)
2016-12-31 01:25
导读:三、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走出误区。一是走出“控制就是牵制”的误区,确立现代控制观念;二是走出“控制越紧越好”的误区,防止高
三、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走出误区。一是走出“控制就是牵制”的误区,确立现代控制观念;二是走出“控制越紧越好”的误区,防止高度集权、僵化运作、效率低下;三是走出“放任自流”的误区,防止目标不明、责任不清;四是走出“控制就是处罚”的误区,防止以处罚代替控制。 2.强化风险意识,进步治理水平。是一个布满竞争的,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风险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企业治理当局必须密切留意企业可能遭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比较低,投资者风险意识普遍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公司及上级治理部分应对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进行知识
培训,夸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控制的良好人文环境。 3.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及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为了尽快推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财政部应制定和发布同一的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供所有单位执行和,一般的单位内部控制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制定的标准应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是将共性的制定具体具体的标准;三是对于关系信息质量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和单位履行法规制度的控制内容,应制定规范性标准,对于仅涉及单位内部治理控制的内容可制定示范性标准。不仅要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还要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提出改进建议。(2)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明显的单位、机构和职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控制的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 4.强化董事会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要实行独立董事会制度,适当引进外部的独立董事;要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治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在内的各项专门委员会,从而加强内部治理控制。 5.企业内部控制要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西方国家夸大的是法治,我们也在向法治化国家靠拢。我们也夸大“以德治国”。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信仰明确、思想鲜明,内部控制才更有效。 6.重视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内部控制的宣传。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从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进步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显得格外重要。我国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往往是单位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对此《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今后在制定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健康发展。 [参考] [1]吴水澎,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2000,(5)。 [2]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4]于增彪,等。现代企业内控制度: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J].会计研究,2001,(11)。 [5]李凯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辽宁财专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