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价值链特征及创新策略(3)
2017-04-02 01:17
导读:(四)积极实现从实体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的跨越 虚拟经营具有企业面对市场全球化、经营一体化和商品经营微利化竞争的适应性。它在经营与竞争中,
(四)积极实现从实体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的跨越
虚拟经营具有企业面对市场全球化、经营一体化和商品经营微利化竞争的适应性。它在经营与竞争中,有利于企业间的公道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上风,相互配合;有利于分散经营与投资风险,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企业借助外力,特别是运用外部科技和智能创新发展企业。虚拟经营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控制资源;它是生产功能的扩张,而不是生产设施的扩张;是销售功能的扩张,而不是销售组织的扩张。虚拟经营的关键是虚拟价值链的构建,价值链构建的核心是协同竞争。在一个虚拟组织中,成员企业组织结构将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运作方式高度弹性化,其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核心业务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关系网络,即虚拟经营组织。企业的运作和治理也将由“控制导向”转为“利用导向”,企业间从排斥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
(五)将价值网构建成创新网
不同网络的效率不同,对创新的作用也不相同。有些网络促进了根本创新,另一些网络只能促进渐进创新,还有一些网络甚至抑制创新。如何使那些抑制创新的“非创新网络”向创新网络的转化,是价值网构建的重要题目。将价值网构建成创新网的关键是要引导价值网从弱联系阶段、与核心企业的双边强联系阶段向多边的强联系阶段进化,并发展出一些共享知识的子网络,建立和发展与其他成员共享知识的义务关系。价值网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信息交换过程、适应过程、常规化和社会交换过程,它与企业战略、产品生命周期、创新过程、企业规模、经营环境均有密切关系。 (六)优化价值链并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企业要增加竞争力,就要从顾客角度定义价值,尽可能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非增值作业,在价值链的每一环节做到价值增值。从仅仅实现本企业增值的传统企业治理,向价值链创新治理跨越,将上下游企业整合成产业链,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网络,真正做到降低企业的采购本钱、物流本钱和经营本钱,在网络的每一个结点获得最公道的增值。重视企业战略同盟的组建,实现企业间的互补共赢,进步我国企业抵御外企风险的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另外,不同企业的价值链是不相同的,具有的上风也是互异的。企业通过分析双方的竞争上风和劣势,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拥有独特的资源和上风,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确定出企业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上需要合作,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战略同盟。当同盟建立以后,根据同盟合作的效果,判定能否在合作点上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使技术开发这一价值环节的潜能充分发挥并放大,从而形成实现企业价值链增值的竞争上风。
参考文献:
1.杜龙政,刘友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与集群式创新发展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12)
2.周镭,孙海长,陶国培.论制造网格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作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1)
3.孙洪敏.从制造到创造—解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J].企业治理,2006(7)
4.杨依依.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治理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