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治理探析——让企业迈向安全经营(3)
2017-05-31 01:02
导读:危机后企业治理一般分为3步——调查、评定和变革。首先调查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的原因,还是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因素,并且虚心听取媒体的意见
危机后企业治理一般分为3步——调查、评定和变革。首先调查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的原因,还是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因素,并且虚心听取媒体的意见,了解他们对企业以及危机处理方式的看法,从旁观者的角度找到企业自身难以发现的隐患所在。危机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定包括对预警系统的运作、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详尽地列出危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 最后,针对调查和评定,利用危机为契机,对企业的生产、治理等方面的弊端进行彻底的变革,转危为机。
危机后企业仍然要采取一些持续的措施,丝尽不能麻痹。可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主题公关活动,弥补企业形象缺损,并利用危机宣传企业正面形象,为企业的品牌声誉注进更新的生命力,持续地与关系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彼此间的依靠和信心。中美史克就在PPA风波之后,推出了新的康泰克,在广告语中打出了“不含PPA”,无形中让这次危机为公司做了不花钱的广告,并突出了公司对公众负责任的形象,一举两得。
五、结束语
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危机治理,美国、加拿大多家独立的危机治理咨询公司,专门进行危机治理咨询工作,危机治理被这些国家很多学校的治理学院列为专业核心课程。相比之下,中国的危机治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有企业受到过往的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养成的对政府的等、靠、要依靠心理至今还没有彻底转变,企业根本就没有危机意识;中国市场经济环境尚未健全,被推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因缺乏经营治理经验,危机事件发生并导致企业经营轰然而倒的可能性要比国外大得多。只有加强危机治理,让企业生产经营良好时能居安思危,在陷进困境时能从容不迫,中国的企业才能迈向更安全的经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MBA课题编译小组. 危机治理.九州出版社,2002.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治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