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物流企业进进对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影(3)
2017-08-05 01:49
导读:4.大幅增加投资,主动搭建物流网络,为进一步扩张做预备。进世以来,外资物流企业加快了投资我国物流市场步伐。2003年10月,DHL公布了其在我国的5年投
4.大幅增加投资,主动搭建物流网络,为进一步扩张做预备。进世以来,外资物流企业加快了投资我国物流市场步伐。2003年10月,DHL公布了其在我国的5年投资计划,通过投资2亿美元以扩充其在我国的服务能力;TNT公司计划在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圈地50亩,投资5000万元,兴建空港物流基地,将其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快运中心,其中国区总部也迁到上海,并计划在未来的3-5年内对华增加2.5亿欧元的投资。外资物流公司大幅进步在华投资规模,其目的是为了主动搭建物流网络,为进一步扩张作预备,终极实现其中国战略。
5.不断扩展,创新完善服务内容,深化物流服务。美国总统轮船物流服务公司(APLL)在深圳盐田港四周设立物流中心,为客户提供货源地(出口)治理、国际货运治理、目的地(进口)治理、国内货运治理工作和配送中心治理的一体化供给链服务模式,以响应客户对控制、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外资物流企业不断创新、完善物流服务,为其在中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是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外资进进对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科学规划物流产业
目前,我国国内物流产业各自为政,缺乏同一的产业规划和治理。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题目。全国十一届人大又通过了我国大部制改革,合并组建新的
交通运输部,从宏观角度和政策层面明确了由交通运输部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等,这些都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国中长期物流产业科学规划的制定,从而促进优质资源的整合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助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进一步开发物流需求
当前,需求不足已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需求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通过吞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实现由传统单一功能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的过渡。其次,加强物流营销,贴近企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潜伏客户,刺激物流需求增长。再次,进步物流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使客户从完善的、优质的、全面的服务中受益,实现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的目的。
(三)重视同一的、标准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物流信息标准化对企业流程治理非常有效,我国困境在于物流软件方面缺乏标准化,导致信息资源难以顺畅共享,增大了交易用度。因此,国家应借产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成立之际,首先,协调有关部分尽快制定同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规范物流硬件和软件。其次,在不影响***和行政监管的条件下,逐步开发基础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再次,借我国“十一五”
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将物流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工程之东风,推进我国同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四)积极研究,稳妥利用跨国公司的并购战略
加进WTO后,我国日益开放,跨国并购将逐渐成为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相比较,具有可以降低进进本钱、节约时间、获得廉价资产、利于增加税收、可利用原来渠道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筹集资金轻易、并购企业间治理、生产和营销技能的移植互补性强等特点,愈来愈成为国外大企业、大团体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当前,外资物流企业独资倾向明显,并购加剧。我国政府、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一方面应积极研究、探索采用收购、吞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的方法;另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并购投资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以规避风险,避免物流产业受国外跨国公司控制,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