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研究(3)
2017-08-05 04:52
导读: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支持十分关键。首先,要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并加快人世为企业的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还要通过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支持十分关键。首先,要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并加快人世为企业的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还要通过制定海外直接投资法、产业引导法等,辅以有效的汇率、还贷能力管制,加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战略治理,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行为;其次,实施技术情报支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对重点投资目标的政治远景、市场潜力、制度、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时分析,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第三,制订区域和产业相协调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强化支持重点投资区的重点企业,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对中小企业和“边际产业”主要强化信息支持和投资方向引导,使其发挥最大的比较上风,获得投资收益。 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专门人才。大跨国公司多施行全球战略,力求区域和产业投资最优化。加快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一批强大的投资主体,是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是企业实行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关键,世界上很多一流的跨国公司都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制胜战略,如英特尔、西门子、松下等。我国应加强人才战略,培育出更适应于不同地区发展创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应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瞬息变化的市场、金融、政局,决策,及时规避风险,推动投资布局公道化。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华商的“窗口”上风。根据我国的比较上风和竞争上风,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团体,选择最优的东道国。力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协调,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行业上风的转变,使投资重点向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大、综合投资环境好的地区转移。注重利用基于“亲、地、神、业、文”五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商网络,发挥它熟知当地工商界状况、、经营习惯等“世界”上风,选择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的行业和国家,促进海外投资的地域结构优化。
: [1]张纪康。国际直接投资[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33-57. [2]魏后凯。区位决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143—165. [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委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79—1999. [4]范纯增。中国组建跨国公司的战略[J].世界地理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