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面临的题目及其对策(3)
2017-08-05 05:43
导读:3.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保税区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
3.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保税区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包括:(1)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进出区商品的种类、价格、数目、性能、预计进区时间及商品的来源或往向。(2)保税区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进出区展示商品的种类、价格、质量、数目;进出口展示商品的供货商信息及供给商品情况;进出区商品展示空间利用信息。(3)保税区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进出口短期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进出口中长期滞存商品处置信息。(4)保税区国际物流加工信息。区内加工企业信息;出区加工商品信息。保税区国际物流仓储信息。进出区商品仓储条件和设施信息;进出区商品仓储设施占用信息(仓库、货场、货架和预期周转时间);进出区商品仓储可用空间信息(仓库、货场、货架和预期周转时间)。
4.吸引航运团体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国际航运团体将以其现代化的治理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货主的良好关系和高科技的网络技术而成为世界物流的主导气力,吸引国际航运团体和综合物流的骨干企业共同建设国际现代物流园区是营建国际物流网络的中心环节。
5.鼓励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保税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吸引了众多国际化至公司前来落户,给第三方物流业务带来很多契机,同时,随着保税区业务的不断发展,保税区内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也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趋势。(1)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网络更趋向于全球化,有能力对区内企业的整个供给链进行治理,从而实现贯串整个供给链的信息可见性、订单可实现性和物流与生产的良好协调性。(2)第三方物流的模式更加多样化。从单一的仓储运输发展成为分拨中心、集散中心,以及具有对材料供给商库存治理与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实现从单一客户服务向多客户集约化治理转变。(3)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供给商是一个供给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给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治理,提供~整套供给链解决方案。”
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