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初探
2017-08-06 01:0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初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提要:本
提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弊真个分析,提出重新构建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新思路,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经济环境,鉴戒国际上相关的先进经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传统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弊端 1、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难以反映并促进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增长。传统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而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则根本没有涉及。这样一套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追求短期目标。在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中,评价企业的业绩,利润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评价指标。由于治理职员必须集中精力对付季度和年度的盈利数字,因而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为了追求会计账面利润,治理者极有可能利用他们手中的经营自主权来做出使企业的短期利润增加,但长期利益受损的经营决策,即经营决策中的短期行为。追求短期目标如通过削减研究与开发经费、广告经费和机器维修来增加当年利润等,都明显地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评价体系中利润成分越高,企业的短期行为就可能越发膨胀,由于会计利润只能反映过往的事实而无法充分显示企业的未来潜力,即使有最好的会计准则与公正的审计,以及会计师客观的审核。 (2)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会导致治理者做出次优化决策。假如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依靠投资收益率指标,当新项目和机会的投资收益率达不到已实现的投资收益率时,企业治理者为了保持既有的业绩水平,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项目和机会。由于假如企业治理者接受这样的项目和机会,反而会使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降低,对其业绩评价不利。实际上,假如这样的项目和机会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或其投资收益率固然达不到企业已实现的投资收益率,但却超过了企业所设定的最低投资收益率,这样的项目和机会是应该接受的。为此,假如投资收益率作为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或惟一指标,将会导致企业治理者做出次优化决策。 (3)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猜测能力较弱,时代特征体现不足。传统的评价指标过分注重企业业绩的财务指标评价和评价指标的价值方面,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非货币计量的指标,计算不够及时,猜测能力较弱。然而,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需要治理层重视经营决策、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等前瞻性方面的内容。像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质量与服务等这类非财务指标应该在企业业绩评价方面起更大的作用。针对以上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不足,有必要对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引进非财务指标。 2、评价角度表现为单一化,侧重性不强,相关性不够。我国现在的财务评价主要是站在国家、银行、企业三个角度对国有企业来评价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进发展,这种评价开始显露其不适应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和新技术将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财务评价指标也应以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为基础,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设计展开。显然,现有财务评价体系是以一套评价指标满足一方或多方需要,几方兼顾,侧重性不强,相关性不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健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 1、建立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有机结合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非财务指标是利用财务报表以外的企业资料以非货币方式计量的各种指标,比如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害物质天生量、污染控制程度等;反映产品服务销售情况的市场占有率、顾客满足度等;反映员工状况的人均工资水同等。非财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指标的不足。
优点主要表现在: 1、反映内容全面,能充分表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远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人力资源、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非货币信息; 2、动态反映,实时跟踪,有较强的猜测能力; 3、与企业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能够全面评价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4适合长期评价,与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