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企业文化研究(2)
2017-08-10 06:37
导读:2.把握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 近来,由于组织之间的整合以及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可能会成为一种或者多种性质的组合体,这时企业的性质要么是“嵌套的
2.把握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
近来,由于组织之间的整合以及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可能会成为一种或者多种性质的组合体,这时企业的性质要么是“嵌套的”,要么是“重叠的”。因此,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也决定了组织的柔性程度以及其潜能的发挥。 (二)企业家精神与“柔性”
1.把握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通常有指导行为和合作行为的表现形式。夸大任务绩效、偏好单向沟通和控制,是指导行为的基本特征;夸大双向沟通和员工参与决策,是合作行为的基本特征。选择相应的领导风格,其主要参考因素是所要执行的任务类型、员工能力、员工激励。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多样领导风格。而更加授权的领导风格能促进柔性潜能,并能造就有创造力、反复摸索的价值取向的组织文化。当然,这种领导风格要求组织中要有非常能干和易受激励的成员。企业家的柔性影响力夸大的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2.把握制定战略的方法
企业家制定战略的方法往往依据企业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形成迥然不同的三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刚性的制定方法——蓝图式计划。另一种是极端柔性的方法:“无计划地应付”。第三种方法就是中和以上两种方法而形成的“推进决策”。这种方法夸大:首先由领导者确定组织的长期发展远景,然后再根据这个远景的要求向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步推进。这是战略制定中柔性文化的较优选择。
3.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提升
企业家精神是指具有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吻合的现代职业性企业家所特有的文化品质。它是集思维方式、经济伦理、个人能力于一身,包含信仰、意志、素质等多种品格,并受一定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文化系统。而企业家的价值观、创新观念与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与完善。因此,企业家精神是决定柔性潜能变动的最为关键的文化变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潜规则与“柔性”
组织中形成的潜规则也是柔性潜能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这些潜规则的内容和数目是由组织成员中“强势群体”的价值观、社会化过程、组织成员对差异化的态度和他们对不确定性容忍程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强势群体”指的是具有同等教育程度或同等经验及年龄的员工所组成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他们的职业文化影响着组织的潜规则。例如:由于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生产线主要雇用具有技术教育背景的经理和工人,所以题目经常以技术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化过程也能传播潜规则。企业在制定新进员工个人素质要求的时候就应考虑这些“潜规则”,以确保新加进者能很快“适合”组织的运作模式。
此外,假如大多数组织成员可以接受组织的差异化,企业就更具灵活性;组织成员对组织不确定性的容忍度高,组织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和非正式规则的回旋余地就大。总之,对组织的潜规则进行分析,有助于澄清对柔性潜能变量的影响。
(四)外部导向与“柔性”
最后,对于构成组织文化的理念系统来讲,外部导向也决定了柔性潜能的大小。这反映了组织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例如:组织成员与外部环境有频繁的接触,尤其是与顾客面对面的接触,这会触发组织对外部导向的适应,能够充分促进企业战略柔性的发展。总之,长期关注、开放的外部导向和与环境互动的计划态度,能促进企业的柔性潜能。
基于柔性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适应变幻莫测环境、增强组织能力的一项
系统工程,它将是当今大多数企业今后必定要探索的主要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