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受能力(2)
2017-08-11 06:55
导读:在中期,企业完成了第一轮生产,双方均未承担社会责任,政府留意到企业的逃税行为,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罚款并加强监视,因生产而产生的环境题目使企
在中期,企业完成了第一轮生产,双方均未承担社会责任,政府留意到企业的逃税行为,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罚款并加强监视,因生产而产生的环境题目使企业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同时,对公益事业的冷漠,一方面,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责任感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设想整个行业在初期的博弈结果是逃避社会责任,那么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开始恶化,行业远景不被看好。
然而,由于政策时滞或企业内部职员的侥幸心理,企业开始有意识的承担但并未完全承担起足额缴税和环境题目处理的责任,居民也还未完成企业形象的重新定位,但试图寻找该企业生产产品的替换品而使得需求量有所减少,行业环境固然恶化但并不明显。由于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我们得出了新的博弈矩阵。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8,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是4和15,A、B企业都不履行的利润是10。由此可见,因外部条件的恶化,企业的盈利能力较短期内下降,然而不承担社会责任还是A、B企业以至该行业的最优决策。
经过中期的经营,企业开始反省利润降低的原因,意识到随着企业形象的日渐受损会导致商誉这一无形资产的急剧跌价,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的结果是该行业的整体破产。同时,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有能力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也符合他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一企业继续选择不承担社会的决策,其周边环境和企业形象的恶化会使利润大大降低,直至无利润,最后破产。新的博弈矩阵如下: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5,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分别是0和20,A、B企业都不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0。很明显,A、B两企业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了他们的利润最大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通过企业在短、中、长期的博弈分析,总结得出企业只可能在短期内以逃避社会责任来获取高利润,但这种获利方式是不持续的。从长期来看它将不会获得任何利润,从而退出该行业,因此,企业要立足于长足的发展,必然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无穷的,要量力而为,但又不能流于形式。因此,探求企业社会责任承受能力也是必要的。
如下图所示,承担道义责任的边际本钱是不变的,可以设想用相同数目的投进往履行一单位的社会责任,但当履行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程度时,此时企业已有一定的声誉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边际收益递减。不难发现,在MR=MC处,企业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即承担R0的道义责任时企业处在社会责任承受能力的最佳点。承担多于R0的道义责任,则会成为企业过重的社会负担,而承担少于R0道义责任,则不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从图中可以看出,R1—R0是社会责任承受范围,企业要持续盈利则在每个营业周期中至少要承担R1道义责任。
现实社会中,承担道义责任对外部条件和企业商誉的影响是难以确定的,因而承担道义责任的收益难以精确计算,但我们可以
放松求最佳道义责任的条件,扩展成一个范围。
下面引进“袁隆平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支出结构表作一个实例分析,以探求该公司最佳的社会责任承受和可以承受的范围,下面就是该公司各年度支出结构的表格反映。
在公司的长期经营中,它会估量出承担道义责任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不妨赋予这种影响程度一定的权重,例如0.5%,我们假设其他条件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历年净利润的升降关系,通过同一个坐标可以把捐赠支出占全部营业外支出的百分比P,净利润W的趋势变化反映出来。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可以这样分析,从2000年到2001年P值大幅减少,然而W小幅上升,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2001年相对其他年份履行了过高的道义责任,以致利润有所下滑。在2002年底,P值降至最低,但我们也发现利润降到了最低点。随着公司加大在道义责任方面的指出,公司的利润明显在2003年得到了回升。把这种分析移到本钱收益图得到如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