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2)
2017-08-13 02:52
导读: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等属性决定了其在世界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中所处的等级层次,由此也决定了其直接的竞争对象以及竞争的空
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等属性决定了其在世界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中所处的等级层次,由此也决定了其直接的竞争对象以及竞争的空间层次。同时,由于世界城市体系本身又包含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城市体系,诸如国家城市体系、区域城市体系等,各次级城市体系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作用。高等级城市在参与相同等级城市竞争的同时,又分别与其所在的次级城市体系中的不同等级城市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显然,从城市竞争的空间层次看,城市间既存在等级相同或相近的水平方向的城市竞争,又存在不同等级城市相互交叉的垂直方向的城市竞争。
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空间层次体系构建
与城市竞争的空间层次相对应,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也必然具有不同的空间层次体系(图1),总体上,可概括为两种类型:水平结构的研究和垂直结构的研究。前者主要是指以相同级别城市的水平层次竞争为研究对象的不同视角的竞争力评价研究,如全球视角、国家视角、区域视角等。后者主要是指以不同级别城市的垂直层次竞争为研究对象的城市群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加强城市群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从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城市群在国家经济空间格式中所占地位的日益突出,加强城市群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当前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弱化城市间的市场界限,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国际资本进一步向大城市和以此为核心的城市群集聚,以城市群为基础、以城市为单元、以企业群为主体的国际竞争正在登上历史舞台。过往,依靠传统资源上风、单兵作战的城市竞争思维方式正面临极大挑战,仅依靠本土市场支持的城市也将日益衰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决定了在全球化思考条件下,本地城市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必须通过联合行动,关注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及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这将成为新时期城市竞争思维模式的必然选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城市群作为一个区域地方空间层次的概念,依据其发育程度及其核心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尽管大体上又可以划分为世界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地方性城市群三种类型,但不管是哪种类型,城市群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地域空间实体,其内部城市间具有自然的发生学意义上的客观联系。其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比较上风与相对劣势的客观事实,决定了在区域性竞争逐步取代单个城市间竞争的新时代,假如无视整体效应,各城市以我为主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孤立地打造各自的城市竞争力,无疑是低效的、缺乏远见的。这是由于,缺乏协作的内耗性竞争不仅会抵消各城市原有的部分上风,使城市群整体效应难以发挥,还会导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