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跨国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2)
2017-08-13 04:24
导读: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对东道国政治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见表1。通过资料的收集,可以显示东道国的社会是否稳定、对我
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之前对东道国政治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见表1。通过资料的收集,可以显示东道国的社会是否稳定、对我国事否友好等一系列的情况。
2.经济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但要看国际环境,还要分析国内的经济环境是否适合企业开展跨国投资经营,主要收集的信息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见表2。
3.技术环境。通过对东道国的科技水平的分析研究,这些研究不但包括那些引起技术革命的发明创造,并且还要包括与本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日积月累的习俗和传统,它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急剧变化,也不会因某些气力的作用而改变。社会文化是人们的价值观、思想、态度、社会行为等的综合体。因此,我们的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就应当熟悉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往适应它。
因此我国的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主要评价因素就包括了上述的4种环境因素的分析评价,在充分地分析评价了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环境后,我们的企业才应当适时地进进到跨国经营的程序操纵当中往。见图1。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1.风险评价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AHP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能够同一处理决策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捷性和实用性等优点。现在人们习惯用它来确定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权重。
结合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原则,可以建立对如下指标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结合企业的跨国经营风险层面
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来叙述求权重的具体步骤。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对能力层面各个指标进行排序的过程。能力层面指标排序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组织专家组参与进行。
第二,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在本文中将采用通过聘请专家将各指标的重要性量化,构造判定矩阵。可请数名专家分别构造判定矩阵,然后由均匀值得到最后的判定阵。
例如,由表3可知,目标层A的准则层有4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以表示与对目标层A的影响之比,采用1~9标度法,即的取值为1~9及其倒数。用表示准则层对准则层的判定矩阵,于是我们可得两两比较判定矩阵:
判定矩阵应满足:>0,=1/(≠),=1(,=1,2,3,4)
同理可构造B-C的判定矩阵。
第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①层次单排序。求解判定矩阵的最大特征值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W经过标准化后,即为同一层次中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中某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指标。
②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是指检验所构造的判定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一致性可定性地理解为人们在构造判定矩阵时前后思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其正确的
数学检验为:对于判定矩阵,首先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
由上述的评语集可知,备择集由4个等级(优、良、中、差)组成,由评判指标可以看出被评对象对备择集中各因素的隶属度,然后依据表5得出评价结论。
还可对备择集中的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尽对分值(如优为90分,良为80分,中为70分,差为60分),由评判向量中各指标对备择集中各因素的隶属度与赋予的相应的尽对分值相乘再求和,即可得该评价对象的一个综合评价分值。利用该综合评价分值,可对不同东道国的评价对象的风险环境层面的强弱进行排序、比较。
四、小结
总之,通过开展跨国经营来进步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积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和评价东道国的经济、政治环境的优劣,并且采取积极措施,防范风险的产生。在发生危机时,采取有效的行动及时化解危机,避免我们员工、企业的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