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及其
2017-08-13 02:56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及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
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危机的最好出路。要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不佳和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的题目。只有让中小企业“愿意创新”、“踊跃创新”、“能够创新”,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困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瓶颈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很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以东莞为代表的地区掀起了“企业集体倒闭潮”,长三角中小企业也深陷严冬。据初步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增强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是摆脱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提升中国科技、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危机,中心财政2008年明确了六大政策,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其中第二项政策就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科技部还在其网站公布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包含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投融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共27条。如何借助好政策实现企业转型,已成为中小企业努力的一个新方向。然而,要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落实上述政策外,还需要突破以下几个瓶颈。
一、创新动力不足
据统计,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我国规模以上产业企业研发投进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78%,而国外企业一般都在4%左右甚至更高。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在政策上或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所有制差别,削弱了政策应有的引导力。
2.在投资取向上,很多中小企业更愿意向投资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的行业投资。企业投机心理较强,对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熟悉不够。
3.在产业定位上,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上风仍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本钱上。资本实力、技术实力雄厚且创新能力很强的中小企业很少,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瓶颈也压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4.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题目
(1)政府要加大财税扶持政策的力度,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使企业创新有利可图。
(2)由政府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贴息贷款、无偿资助或资本金投进等方式,培育和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远景好、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将为其进进产业化和贸易性资本的进进起到展垫和引导的作用。
(3)要强化中小企业治理局的治理指导和咨询服务功能,及时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治理
培训、技术帮助和咨询服务,并通过建立贸易信息中心,向小企业提供最新的企业硬件、软件和资讯方面的技术信息。例如,美国政府将集中于700多个国家实验室的大部分技术解密,以“扶持幼小的高技术产业,扩展国家经济基础”,这一带有鲜明产业政策色彩的科技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创新环境不佳和创新体系不健全
1.创新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人才活动、技术交流、产权交易等高效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市场秩序尚不规范。存在较为普遍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和要素价格失真。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由于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轻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就会减弱,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则会增强。正由于这种“免费搭车者”的客观外部环境,使很多企业惧怕投进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心态普遍存在。而且,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的本钱更低、效益更好、风险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