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题目研究(3)
2017-08-13 05:33
导读:2.4 加强风险治理,进步金融风险识别能力 假如银行没有足够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能从千差万别的企业中选择出具有债务承担能力的企业,不能有效监测
2.4 加强风险治理,进步金融风险识别能力
假如银行没有足够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能从千差万别的企业中选择出具有债务承担能力的企业,不能有效监测风险,那么银行既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履行对社会资源的公道配置功能,必定导致社会资本的劣势流向和融资市场的畸形发展。因此,贸易银行要全面引进风险治理理念、体制和技术手段,鉴戒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建立“全面风险治理体系”,比较地、正确地测算风险,有利于融资市场发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使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2.5 政府搭建平台,组织银企对接
银行为寻找上风客户发愁,中小民营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着急,政府应发挥桥梁作用,充当银企合作的“红娘”,为市场经济中紧密相关的两大利益主体搭建平台。使具有较强发展潜力、有效益、讲信用的中小民营企业获得最大的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公道的活动资金需求。各省、市可组建诸如银企合作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与银行提供广泛交流、合作的机会。
2.6 努力进步中小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内在融资能力
(1)推进中小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图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
(2)加强科学治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财务治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正当性,以赢得贸易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3)遵循诚信原则,切实履行借贷合同规定的义务,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融资和企业的壮大创造条件。
1 雷仕风.化解民营经济融资难五策[J].企业政策与治理,2004(10)
2 易国庆.中小企业政府治理与政策支持体系[M].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2000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 盛立军.中小民营企业私募融资[M]. 北京:机械出版社,2004
4 赵琛. 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J] . 团体经济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