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污染物排放风险控制
2017-08-13 06:3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污染物排放风险控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从污染物排放风
摘 要:从污染物排放风险分类治理的角度阐述了环境风险治理的具体做法。为更加有效地控制环境风险,需要建立起综合的环境治理体系,从企业生产、治理、服务的各个方面着手,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等手段,推动企业环境风险控制整体水平的进步。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评估;污染物排放;治理方案お
1 污染物排放分类
污染物排放一般指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废弃物、辐射等污染物质的排放,每个企业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其污染物排放也各具特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可以分为正常污染物排放和异常污染物排放两类。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为正常污染物排放,由于检验维护、设备故障、人为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污染物排放为异常污染物排放。为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污染物排放风险控制,参考可靠性指标治理方法,这里尝试引进计划和非计划异常排放的概念,将异常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分为计划异常排放、非计划异常排放和污染事故排放。计划异常排放指发电生产中由于设备设施维护、检验等需要进行的,经过预先计划并受到控制的,可能产生或将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非计划异常排放是指由于人为、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非预先计划或未受到控制的,但未造成排放超标或污染事故的污染物排放。
2 正常污染物排放风险治理
目前,企业对正常生产环节中的污染物排放已逐渐给予相当的重视,企业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治理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电除尘器、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系统、脱硫系统等高效污染治理设施和各种在线监测设备正在不断推广使用。只要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企业生产中配置了必要的和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因此正常污染物排放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是:加强对排放的监视和监控,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正常投用,并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等手段不断进步企业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使污染物排放浓度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 3 异常污染物排放风险治理
(1)计划异常排放风险治理。根据计划异常排放的概念,要求生产治理部分在制定设备大、小修、定修、临修和设备维护计划及拟定相关作业文件时,应对相关检验、维修项目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污染物排放种类、数目、风险控制措施等。环境治理方案必须列进相关作业文件包或项目
说明书,经审批后执行。对于环境影响不大的项目可以适当放行,但必须加强监控,防止超标排放。①为进步工作效率,生产治理部分应根据常规检验、维修工作项目和内容,编写典型计划异常排放治理方案,并列进检验、维修作业文件包中,经审批后执行。②为加强风险控制,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计划异常排放,可参照安全工作票制度设立环境风险控制工作票,以确保控制环境风险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非计划异常排放风险治理。相对污染事故排放来说,非计划异常排放发生的机率更大,也不轻易控制,员工轻易疏忽,但稍不留意又轻易引发污染事故,因此必须加强控制和治理。①生产治理和运行部分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估,对环境治理设施、有关管路、关系排放的设备、存在隐患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重点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环境风险治理方案。生产治理和运行部分应加强治理和检查,减少非计划异常排放的发生。②非计划异常排放发生后,生产治理和运行部分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事后对非计划异常排放进行总结和分析,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补充完善相应的非计划异常排放和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预案,防止由于非计划异常排放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和污染事故的发生。对于设备缺陷造成的非计划异常排放,可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加强监控巡查、进行技术改进等措施予以改进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