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3)
2017-08-14 02:18
导读:4、保证资产的自由转让非常重要 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下二点。第一,资产的自由转让鼓励了各种信息的搜寻与利用,能够克服预算软约束,强化对“内部人
4、保证资产的自由转让非常重要
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下二点。第一,资产的自由转让鼓励了各种信息的搜寻与利用,能够克服预算软约束,强化对“内部人”的监视。第二,资产的自由转让可以发挥“退出”对代理人的监视作用。赫希曼明确阐述了“退出”(exit)这个概念,他以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衰退可能有两种反应,即呼吁和退出。资本市场上,假如企业经营者或其他“内部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资本的自由转让保证了投资者可以随时“退出”该企业,这种“退出”可以对代理人形成有效的监视与约束,促使其在生产经营中考虑委托人的利益。
四、结论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大部分行业,尤其是竞争性领域内,私人产权的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国有产权。因此,国有产权应当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而在垄断性行业以及关系***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内,私人产权不具备发挥其有效性的现实条件,而且这些行业的外部性较大,国有产权不能贸然退出。二是在国有产权尚未退出或不能贸然退出的领域内,要明晰国有资产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确保出资人到位,并且要建立国有资产的流转和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 Coase、Ronal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3).
[2] 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产业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3]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06(7).
[4]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6(8).
[5] 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6] 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Z].CCER讨论稿系列,1998,No.C1998015.
[7] 闫伟: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1999(2).
[8] 赫希曼著,卢昌崇译: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