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2)

2017-08-16 01:34
导读:此外,马士华等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整个供给链的业务流程;(2)供给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每一方

  此外,马士华等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整个供给链的业务流程;(2)供给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每一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霍佳震等人从供给链绩效定义出发提出评价框架,该框架由顾客价值和供给链价值两个一级指标组成。前者是终极顾客通过购买产品或者接受服务获得的价值,后者是供给链各节点企业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其中,顾客价值由顾客满足度这个二级指标体现;供给链价值由投进、产出、财务三个二级指标体现。史丽萍等人给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给链绩效评价的框架,由顾客价值、信息价值、供给链价值三个一级指标组成。
  除了以上提到的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均没有区分不同类型供给链的特点,使得这些指标体系在具体使用时有些困难。
  
  (二)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尽管很多学者都提出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但从整体上可以将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其中定性指标包括顾客满足度、信息流和物流整合度、供给商绩效和有效风险治理。定量指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本钱的指标,包括本钱、销售量、利润、库存投资率和投资回报率;另一类是基于顾客响应的指标,包括满足率、产品交货延迟率、顾客响应时间、订货周期等。
  
  1.定量指标的研究
  文献从资源、输出、柔性方面建立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资源测度包括对库存水平、人力资源、设备利用、能源使用和本钱等方面;输出测度主要包括客户响应、质量以及终极产生产品的数目等方面;柔性测度主要包括范围柔性和响应柔性两方面;共18个基本指标。其中,对柔性测度作了重点先容。
  文献从顾客价值和供给链价值的角度,给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由顾客满足、投进、产出和财务等4个二级指标及23个基本指标组成。
  
  2.定性指标的研究
  I.1llnalus等人在描述制定战略供给链计划的七个步骤的同时,从四个方面列举了供给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即供给方面、过程治理方面、交货运送方面、需求治理方面,共10个基本指标。笔者以为,每一项指标都有三个指标值:理想值、目标值和当前值,供给链绩效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按照理想值确定目标值,继而根据目标值改进现有的绩效状况。但是,笔者对上述指标没有完全给出所有指标的具体定义和算法,例如供给商可靠性、过程可靠性等指标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具体怎样操纵尚未涉及。
  Roger教授以为,现有的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反
映21世纪供给链的绩效,必须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系统。他以为,顾客服务质量是评价供给链整体绩效的最重要手段。Roger教授引用ValerieZeithaml等人设计的指标作为供给链绩效评价的指标。具体地说,应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1)有形体的外在绩效(tangi-bles),该指标用于评价企业内的工具、设备、人事,甚至营销手册等实体的外在绩效;(2)可靠性(reliability),该指标反映了供给链或者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3)响应速度(responsiveness),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服务于顾客的意愿和提供服务的迅捷性,时间是该指标的主要度量变量;(4)能力(competence),是指要达到既定的服务水平,员工必须把握的技能和知识;(5)服务态度(coLlrte-qr),与顾客接触时,企业或者服务职员表现出来的礼貌性、友好性、考虑题目的周全性以及对顾客的尊重;(6)可信性(credibility),该指标反映了供给链或者企业按时交货的能力;(7)安全性(security),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降低和避免风险、危险和冲突的能力;(8)可接近性(access),即顾客或者供给链外的组织与供给链成员接触的便捷性;(9)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企业与顾客或者其它成员的交流能力;(10)理解顾客能力(un-derstanding the consumer),反映了企业对顾客的理解能力。同样,Roger教授提出的也只是构建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上一篇:构建基于知识治理的现代企业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