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3)
2017-08-16 01:34
导读:马士华等人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给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给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对供给链绩
马士华等人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给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给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对供给链绩效评价的题目,并提出相关的参考指标。但是对具体指标的算***述很少,只是为构建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文献从价值总和的角度给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理论框架,但并未设计具有可操纵性的具体指标。
纵观目前国内外关于供给链绩效评价的文献,可以看出,很多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只是理论框架层次上的,对具体可操纵性的指标的算法研究还十分有限。
(三)供给链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由于供给链运营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模糊信息,这些信息很难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度量和量化;另外,供给链本身的特点又决定了面临的决策要追求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和总体优化,这就使供给链中的绩效评价带有一些定性指标。因此,这就给供给链中的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在供给链绩效评价中应用的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评价法和数据包络法等。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题目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题目。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定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由于供给链绩效评价是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题目,所以层次分析法在绩效评价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献把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灵敏供给链系统中供需协调绩效评价;把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销售商的选择;把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物流系统的设施(女工厂、仓库等)位置决策;把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供给商的选择等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模糊决策评价法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供给链绩效评价时,虽提出了一套系统分析题目的方法,为科学治理和决策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依据。但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人们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它至多只能排除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2)比较、判定过程较为粗糙,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题目。针对AHP的缺点很多学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和完善尝试,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即层次分析法AHP在模糊条件下的扩展分别用于供给链绩效评价、战略伙伴的选择、供给商的选择。
3.数据包络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著名的运筹学家人C.hames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效率评价方法,与以前的传统方法相比有着很多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适适用于多投人多产出的复杂系统的有效性评价;(2)具有很强的客观性;(3)可用来估计多投人多产出系统的“生产函数”。
将数据包络法DEA用于供给商的评价;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数据包络法DEA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于供给商的选择。
此外,IAlmmus等人采用比较分析法,即每一项指标都有三个指标值:理想值、目标值和当前值,用当前值和理想值、目标值比较找出差距继而根据理想值和目标值改进现有的绩效状况。
二、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题目
固然国内外对供给链绩效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供给链绩效评价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
从笔者所把握的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考察供给链,所关心的焦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只能反映供给链的一个侧面一般不具备普适性。此外,大部分研究是以本钱(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供给链本钱)或者顾客满足度作为供给链绩效的评价指标,而对于如产品质量等非常重要的指标却忽略了。因此,只有明确界定供给链绩效评价的内容才能建立起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