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及实在现机制(2)
2017-08-19 03:23
导读:3.社会伦理建设责任。出版企业跟一般企业一样,不仅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它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中运作,而伦理道德是维系各种关系
3.社会伦理建设责任。出版企业跟一般企业一样,不仅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它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中运作,而伦理道德是维系各种关系和组织结构的必要因素,由此,出版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与伦理道德相关。不仅如此,由于出版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人的精神粮食,关乎人的思想熟悉,因此它对社会伦理建设也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中国
伦理学会副会长樊浩提出了“人文力”的概念,指出“人文力”是人与文化结合所形成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与之一体化的具体现实的“力”。他还进一步指出,伦理是建立社会伦理生活秩序的人文力;道德是建立个体生命秩序的人文力;伦理精神的人文力是解决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之间的矛盾,在二者之间建构公道性的秩序力。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建设离不开人文力的建设,而人文力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和对人的培养,这终极将追溯到出版物及其发行单位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出版企业对社会伦理建设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自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以新闻自律为核心的新闻伦理思想就体现出对社会伦理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例如,1841年美国报人霍勒斯·格里利在其创办的《纽约论坛报》的发刊启事中声称:本报的办刊方针是“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1878年美国报人普利策办了《邮讯报》,规定该报的办报方针是“不为党派服务,而为人民服务;不是共和党的喉舌,而是真理的喉舌;不追随任何主张,只遵循自己的结论;不支持行政当局,而是批评它;反对一切骗局,不管发生于何处,也不管它是何种性质的;提倡道德原则和思想,不提倡偏见和政党派性。”他们办刊方针的实施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刊物,其内涵精神的传播对整个社会的伦理建设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
出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一个主动和自觉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调控下的结果。因此,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促进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1.内部机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既是提升企业形象,进步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出版企业及其产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出版企业首先得从自身内部出发,强化社会责任感意识。
(1)进步熟悉,着眼于出版企业的长远利益。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和产业形态的高度结合,出版企业生产的是人类精神粮食,同时,出版企业又是一种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必须按经济规律运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类似矛盾的题目。如,谁是出版企业的第一性题目?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其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否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题目,才能更好地促进出版企业的发展和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同道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分,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出书出刊物,一定要考虑如何有益于读者;有所不为,明知对读者没有好处甚至有害的东西,我们一定不出。我们决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我们尽不肯辜负读者。”由此可见,追求社会效益是出版企业的第一性题目。然而,社会效益的追求在短时间内一般会阻挠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但从长期来看,却有助于经济效益的进步与发展。开明书店、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都是由于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出了很多社会效益很好的书才享有盛名,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提升了其社会地位和市场地位,从而促进了其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出版企业内部要进步熟悉,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2)夸大出版精神,培育富有社会责任的出版人才。企业社会责任回根到底要由企业家及企业员工来履行,加强企业家和员工社会责任的培养是关键,而社会责任的提升均受制于其思想深处的出版精神,因此,出版企业要多多夸大出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