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法律事务治理的思考(2)
2017-08-19 03:59
导读:三、加强法律事务治理要做好的工作 (一)成立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治理机构,配备专职法律工作职员。 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治理机构首先最重要的任务
三、加强法律事务治理要做好的工作 (一)成立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治理机构,配备专职法律工作职员。 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治理机构首先最重要的任务是协助企业领导人让企业的组织和行为遵遵法律的规定,实现依法经营治理,它也是企业领导人在法律方面的顾问和助手。其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本部分直接的治理活动,如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行为的治理,对合同的治理,对商标、专利和贸易秘密的治理等等,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二是通过间接的治理手段,如参加、参与、建议、咨询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有关部分依法建立、健全各项治理制度,实施各项治理活动,进而实现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纳进法制化轨道的目标。 (二)依法起草、审核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梳理好劳动关系。 企业规章制度是指企业针对生产、技术、经营等项活动中所制定的各种规则、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是企业职工在生产、技术、经营等项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要正当,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订规章制度,不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能侵犯员工尤其是农民工的正当权益,要保证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正当有效,保证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在制度中得以充分体现。同时有利于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促进企业依法治企。 (三)建立健全合同治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构筑企业合同治理体系。 建筑企业合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合同主体不当;2、合同文字不严谨、格式不规范;3、合同条款不够具体、完备或签订无效合同;4、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治理制度。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治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治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从合同治理工作的发展看,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作为合同的回终治理部分,更有利于合同治理工作的开展。 制度网络,是指企业要就合同治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纵的制度,使合同治理有章可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治理。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治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治理;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分都要同一起来治理。同时还要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要把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四)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进步职工的法律素质。 1、起草或参与起草普法规划和计划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职员应当认真研究国家部分和地方制定的普法规划,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正确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适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措施和步骤,使普法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纵性。 2、承担讲课任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职员特别要重视为本单位中心组成员或领导班子成员讲课,各级领导干部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既是普法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普
法学习的参与者,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职员为他们讲好课,不仅有利于进步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而且有助于领导干部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各部分的大力协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
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部分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各部分的大力协作,发挥各自的上风,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普法工作。 此外,在企业的合并、分立、破产、投资、租赁、资产转让、招投标及进行公司改制等涉及企业权益的重要经济活动中,要积极依靠企业法律事务治理机构处理有关法律事务;包括对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经济活动提出法律意见,审核或参与起草合同、章程、规章制度等有关规范性文件或法律文书,治理经济合同及处理商标、专利等有关法律事务,代表企业进行诉讼、非诉讼活动等等。 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法律事务治理工作,一方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的需要,进步企业适应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进步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承诺,体现企业的诚信,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使企业更牢固地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