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供给链同盟中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3)
2017-08-20 05:09
导读: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一个同盟,假如单纯从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角度上来看可能没有题目,甚至远景光明,但假如伙伴之间
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一个同盟,假如单纯从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角度上来看可能没有题目,甚至远景光明,但假如伙伴之间存在文化上不一致,就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在建立供给链战略同盟时,企业文化的兼容性对于同盟的成败具有深刻的影响,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与作风的指导思想。同盟企业前组织文化的差异,会转化为经营治理上的差异,加大治理难度。所以,创造以“合作”为指导思想的战略同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及战略的一致性越高,战略同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就要求供给链战略同盟中的企业努力创造新的战略同盟文化,消除原有企业文化对战略同盟的不利影响,要求参加同盟的企业更新价值观念,努
力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点,相互依存、共同开发,共同生产经营,树立长期发展的新理念。新的战略同盟文化应当可以激励每一个企业在创造性的新思维指导下,出色完成战略同盟任务。
领导风格与组织结构
通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忽视对未来合作伙伴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的考虑。然而,从合作进行的角度出发,其会对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产生影响。究竟,供给链同盟回根结底是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而完成。其绩效来源于双方职员的顺利合作。领导风格、组织结构相差很大的合作伙伴,在员工进行交流时,不可避免的会因双方价值观的不同产生分歧,因组织既定工作程序不同而产生矛盾,假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话,会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在选择供给链同盟合作伙伴时,应当在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结合分析双方企业的领导风格和组织结构,以期得到整体最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供给链战略同盟中,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的风险是巨大的。然而,企业不应该为了躲避风险而只与现有的伙伴形成同盟。若企业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已有的伙伴群中,那么有可能找不到最佳合作伙伴,这会导致在同盟绩效方面的妥协。企业不应该躲避风险,而应该积极地治理风险,将因同盟失败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将因同盟成功而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恰当地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本文所考虑的仅仅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发展。
参考资料:
1.许志端,供给链战略同盟中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研治理,2003.7
2.陈菊红、王能民、杨彤,供给链中的知识治理[J],科研治理,2002.1
3.徐金发、许强,在购并与战略同盟之间选择:企业选择外部成长战略的分析框架和决策模型[J],治理科学学报,2002.12
4.林健、李焕荣,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研究[J],治理工程学报,2003.5
5.阎子刚、吕亚军,供给链治理[M],2002.9
6.费雷德·R·大卫,李东红、陈宝明译,战略治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