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实证分析
2017-08-21 03:0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高校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实证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摘要】本文以2004—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6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发
【摘要】本文以2004—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6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形势,对科技型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进行比较,以分析总体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而且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模型,计算影响企业收益质量的因子得分,并给出不同类型企业的综合得分值。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与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非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因子分析
高校科技型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
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进步科研综合水平、稳定科研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技型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因此,公道地评价企业的收益质量,对投资者、银行等贷款机构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科技型综合类、科技型工科类、科技型农林类、科技型医药类、科技型师范类、科技型其他类共计6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选取非科技型综合类、非科技型工科类、非科技型农林类、非科技型医药类、非科技型师范类、非科技型其他类共计6类企业作为控制样本。本文的研究数据以《200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报告》、《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报告》、《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为依据。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本文定量分析采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往描述很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回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由于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运用这种研究技术,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出影响科技型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影响力。
为综合反映评价科技型企业的收益质量,在选取指标时,应兼顾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水平及发展能力等各种指标,指标的选择必须要具有意义,具有可丈量性、可控性和实用性,主要选取净资产收益率(X1)、总资产周转率(X2)、资产负债率(X3)和净利润增长率(X4)四个指标作为
评价指标,分别表示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如表1所示。
二、实证模型及其运行结果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模型构建
设有m家不同类型的企业,每家企业都观测n个收益质量指标,将原始观测指标变量记为X=(X1,X2,…Xn)′,标准化后的变量向量记为Y=(Y1,Y2,…Yn)′。设经过转化后的公共因子变量记为F1 ,F2,Fp,(p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