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留意的几个题目(2)
2017-08-24 01:00
导读: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逾额利润的宝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职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定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进、本钱、用度、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贸易信誉、企业文化、治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贸易信誉、较好的经营治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本钱控制、获取逾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进步。财务职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假如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正确猜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定,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的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职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目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正确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九、不能仅以资料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职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往会计期间的收进、用度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往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往的盈利能力,还要猜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假如仅以历史资料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正确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