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动因探析
2017-08-26 04:26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动因探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摘要]本文概述了ERP在中国的应用历程,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
[摘要]本文概述了ERP在中国的应用历程,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ERP的动因,以为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普及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而且从目前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外因和内因看,已经具备了实施ERP的良好的驱动力。我国企业应以积极的姿态往接纳和应用这种新的治理思想和治理工具,为中国企业及中国经济的腾飞打好基础。
[关键词]ERP;企业;实施;动因
一、ERP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回顾我国的MRPII/ERP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启动期。这一阶段几乎贯串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主要特点是立足于MRPII的引进、实施以及部分应用阶段,其应用范围局限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内,比如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如沈阳第一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一汽、广州标致等企业。
当时有些人以为“国外的MRPII系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厂情”,一些专家学者在分析总结了这一阶段的应用情况后,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论”,即“国外的MRPII系统三分之一可以用,三分之一修改之后可以用,三分之一不能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应用效果有限,被人们称为“三个三分之一论”阶段。
2 成长期。这一阶段大致从1990年到1996年,其主要特征是MRPII/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实践上否定了以往的观念,被人们戏称为“三个三分之一休矣”阶段。
该阶段国内出现的大多还是国外的软件系统,仍定位在MRPII软件的推广与应用上,但是涉及的领域已经突破了机械行业,典型的企业有成都飞机制造产业公司、广东科龙容声冰箱厂、上海机床厂、一汽大众汽车团体等等。
这一阶段,之所以MRPII开始显现出收益,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二是我国企业已经进进体制转变和创新阶段,积极地革新企业治理制度和方法,并积极采用新型的治理手段来进步企业的综合实力;三是国外一些软件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其软件系统的本土化工作,产品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得到了增强;四是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实践,企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大学排名 3 成熟期。这一时期是从1997年开始到目前,其主要特点是ERP的引进并逐渐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扩展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并且应用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原有的经营治理方式早已不适应激烈竞争要求,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多变的竞争环境。ERP能为企业提供促销与分销、市场猜测、决策信息分析、风险分析、投资治理、全面质量治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等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治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