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姚广孝简论_古代文学毕业论文(3)

2013-04-30 02:44
导读:粉态凋残四字一起,即引人环顾四方,寻觅随风飘零之秋蝶。昔时春花之中,粉蝶妩媚多姿。值此秋寒,却无奈得凋零衰落。蝶之如此,不免使人甚感萧索

    “粉态凋残”四字一起,即引人环顾四方,寻觅随风飘零之秋蝶。昔时春花之中,粉蝶妩媚多姿。值此秋寒,却无奈得凋零衰落。蝶之如此,不免使人甚感萧索与戚然。益以“抱恨长”,直言幽怨之郁结,更使人多一分哀怜之感。姚广孝以蝶之残态入景,由景入心。“此心应是怯凄凉”,以一“怯”字,极言胸怀之幽远。

    广孝潜心习禅,亦怀人间事之理想及抱负。其理想及抱负,非一己之功名,乃是化众生为善,待佐明君,平治天下,救民于乱世之苦痛。然元季明初,政纲混乱,盗贼四起。虽有张土诚割据江南,偏安一方,后亦有朱元璋统一中原、建立明朝。然此二者,皆非姚广孝所理想之人物。故长久以来,他始终活在“机”之期待里。至遇见当时之燕王朱棣,姚广孝年近五旬。而至辅佐燕王成为一代永乐大帝,姚广孝则年近七旬,已是垂垂老矣。生命之流逝,于姚广孝而言,譬如钟摆往复于左右,成为—种永恒。而在此永恒与无限里,个体之生命譬如渺小之萤虫,被吞噬于时间之维。于是,一种惶恐之感,自然而然地滋生了。在不少的诗作中,姚广孝往往以此自喻。譬如,那首《秋蝶》以蝶喻心。蝶之遇秋,譬如心之遇霜。蝶遇寒秋而“凋残”,心则在无尽之等待里“憔悴”。一种归宿难觅之感,一种“南北驱驰十五年,人间事业任茫然”29之慨,乃是显然可见的。

    不过,姚广孝之天性实是乐观的,亦有对理想执着追求之精神。故其曰“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蝶之形单影只,于时节之更替而言,乃是无可奈何的。然对雨后清香之向往,足以使它振翅而飞。人亦如是。虽人力薄弱,世事难料,时势亦难料,然人对理想之追求与向往,理想于人之魅力与吸引,足以使人驱散阴霾,执着以待。所以现实里,姚广孝持守半生,终是待到了实现理想之契机。洪武十五年(1382)以后,姚广孝随侍燕王朱棣,以期辅佐明君,为众生造一安泰之世。这首诗,抒写人世间之种种酸咸甘苦。于形式上,有古风之清新;于精神上,亦有儒士之气象,充满深挚的真情。

    此外,知性使姚广孝有一种超然精神。他可以无心一己之利害得失,亦可以摈弃任何有目的之欲求。深岭之中,云松之间,可以栖心;昼夜交替,四时变化,皆是自然而然。对他而言,心存于此境,便也澄澈了,便也能够了悟应对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法了。来与去,终与始,总是顺此因缘。就好象“声来本无始,声去宁有终”,而“禅翁已深悟,焉能动乎中。”30姚广孝晚年曾作《少师真容自跋》31。诗云:“幼读东鲁书,长习西方教。抹过两重关,何者为悟道。不厌山林空寂,不忻钟鼎尊荣。随缘而住,任运而行。犹孤蟾之印沧海,若片云之浮太清。了无他说,即此,便是人问我,更何如手里栾珠一百八。”算作此种反省与自识。参禅使姚广孝秉有一种知性,去观照广袤无垠的宇宙,周而复始的生命。而儒家圣贤之学,则使姚广孝寄广博之爱于人世间。一种感性的、人世之爱,与另一种知性的、出世之悟,郁结心中,便全在一句“何者为悟道”里了。所以,姚广孝的生命里,始终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浓郁而澹泊、热烈而清冷的气息。

    大体而言,姚广孝作诗,虽不及同辈高启之豪放清逸、沉郁幽远,却有古淡之雅,及“性空思玄,心寂语新”32之味,且诗中亦有绰约含空之语,秀丽峻拔。透过诗文,又仿佛可见一种命运无形、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士内心底下,常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这种想法或可作为慰藉,却无法抚平文士们欲功成名就之念,所以无望的挣扎,悲戚的生涯,往往不可避免。而姚广孝兼合儒、释之学,不必独善己身或化育众生,融儒于佛,借政治之途,去往理想之世。所以在禅心的体悟下,姚广孝虽有沉郁、漫长之等待,却少了文士们常有的哀戚之感,融宽阔、豁然之心于历史及自然,融政治之念于禅机。姚广孝功成后即退隐僧寺,有如汉留侯张良。然姚广孝之隐,非身隐于山林,而是身处俗世,心则隐于佛乘。姚广孝于佛、于儒皆有作为,在他心里,既有系民之热忱,亦有禅思之空寂,其入心之深,于世于史乃是少见的。

    注释:

    ①姚广孝:《师林精舍遇盈师夜坐》,《逃虚子诗集》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20页。

    ②姚广孝:《初春坐晚南轩喜王山人过访》,《逃虚子诗集》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15页。

    ③姚广孝:《送友人之武林》,《逃虚子诗集》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40页。

    ④姚广孝:《舟次松陵》,《逃虚子诗集》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40页。

    ⑤姚广孝:《折杏花一枝寄白范兼怀东邻故友》,《逃虚子诗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34页。

    ⑥姚广孝:《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十首》,《逃虚子诗集》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43页。

    ⑦姚广孝:《洞庭谣》,《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姚广孝;《题画》,《吴都文粹续集》眷二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姚广孝:《题倪云林墨竹》,《吴都文粹续集》卷八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姚广孝:《春日过显忠墓》,《逃虚子诗集》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21页。

    11高启:《独庵集序》,《凫藻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姚广孝:《馆中公暇读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诗》,《逃虚子诗集》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22页。

    13姚广孝:《京口览古》,《逃虚子诗集》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二十八册,第53页。

    14据欧阳光、史洪权之《北郭诗社考论》。北郭诗社

    以高启为中心,结社于至正二十年(1360),完结于洪武七年(1374)。

上一篇: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对比法的运用分析_古代文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