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传奇和《柳毅传》_古代文学毕业论文(2)

2013-04-30 18:25
导读: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可谓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柳毅是一个非常讲义气、非常富有同情心、同时又非常正直倔犟的书生,他的行为,包括传书、拒婚以及最后

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可谓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柳毅是一个非常讲义气、非常富有同情心、同时又非常正直倔犟的书生,他的行为,包括“传书”、“拒婚”以及最后与龙女的结合,都充分体现了他性格的这种复杂性。龙女是一个美丽、温柔、善良而又多情的女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勇敢和机智。她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在她一系列的行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作品中的洞庭君、钱塘君兄弟,前者仁慈宽厚,后者暴躁爽直,他们性格的主导面也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展现。由此可知,《柳毅传》第二个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上述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是十分难得的。因为一篇仅仅数千字的文言小说作品,能够塑造一个或两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柳毅传》则同时塑造了四个。

  《柳毅传》还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境地。如龙女所牧之羊,原来都是雨工、雷霆之类,“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又如龙女告诉柳毅进入洞庭龙宫之法:“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渭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至于龙宫中的环境、酒宴、歌舞的描写,大段大段的铺排文字,更是神奇莫测、美妙无比。如:“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再如:“会友戚,张广乐,具以醪醴,罗以甘洁。初,笳角鼙鼓,旌旗剑戟,舞万夫于其右。中有一夫前曰:‘此《钱塘破阵乐》。’旌?杰气,顾骤悍栗,坐客视之,毛发皆竖。复有金石丝竹,罗绮珠翠,舞千女于其左。中有一女前进曰:‘此《贵主还宫乐》。’清音宛转,如诉如慕,坐客听之,不觉泪下。”这些描写,都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同时,这也是该篇的第三个成功之处。

  该篇在具体展开故事的时候也做到了繁简分明、详略得当。如写柳毅入龙宫以后一大段,极尽铺张之能事,而写钱塘君闻讯而发一段,却用极其简洁的笔墨:“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臂青天而飞去。”至于钱塘君大战泾河小龙一段,甚至用暗写之法。在通篇做到叙事的详略得当的同时,作者还做到了张弛有致。如开篇处写柳毅未见龙女时,突然间“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是一张;而随即“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是一弛。又如柳毅入龙宫后所见美景,是一弛;而龙宫闻龙女凄惨遭遇,“宫中皆恸哭”,又是一张;旋即,洞庭君叙其弟之事,又一弛;紧接着,钱塘君出发,“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又是一张;尔后,钱塘救回侄女,龙宫大摆酒宴,又是一弛;然酒宴后之次日,在新的酒宴上钱塘君借酒说亲,柳毅正言回绝,又一张;随后,钱塘君“逡巡致谢”,又是一弛。如此张弛有致,使读者的心理在紧张——松弛——紧张——松弛的变化过程中,得到一种特别的审美享受。所有这些,大概要算该篇的第四个成功之处。

  《柳毅传》的语言是很优美的,同时,也很有表现力。作者往往寥寥数笔,就能替故事中的人物传神写照,尤其善于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不同态度。如状龙女之凄惨神情,用“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八字;而写获救后的龙女,则用“中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十六字。再如写柳毅愉快地接受龙宫诸人的馈赠时,用“笑语四顾,愧揖不暇”八字;而写柳毅坚定沉着地拒绝钱塘君强硬的议亲时,则用了“肃然而作,欻然而笑”八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至于人物语言,更为作者所注目。作品中众多人物的语言,大都带有个性化特征。我们且看得胜回来后的钱塘君和他的哥哥洞庭君的一段对话:“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兄弟二人虽均为龙君,然禀性不同。洞庭君先问“人”,次问“庄稼”,最后才涉及“无情郎”,充分显示了他仁厚长者的风度和襟怀。而钱塘君则一味夸耀自己的战功,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充分暴露了他暴烈、残忍和爱好虚荣的心性。在简短的对话中,这一对龙兄龙弟的不同个性就跃然纸上了。

  该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最后柳毅遇其表弟一段。这种对神仙幻境的追求,是唐人传奇小说很多篇章的共同追求。然而,将这种描写放在《柳毅传》的最后,诚非画龙点睛,实乃画蛇添足是也。

     《柳毅传》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这里仅举其荦荦大者。金代已有《柳毅传书》诸宫调(佚),宋代官本杂剧有《柳毅大圣乐》(佚),宋元戏文有《柳毅洞庭龙女》(佚),元代杂剧有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存),明代传奇戏有许自昌《橘浦记》(存),清代传奇戏有李渔《蜃中楼》(存)等等。至于将《柳毅传》改头换面写成内容相近的作品或者将“柳毅传书”当做典故运用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上一篇:诗僧姚广孝简论_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