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观念及文学活动(2)

2013-05-24 01:22
导读:此外在文学批评中,东晋人也开始注重从声律角度品评作品:如第86条:“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日:
  此外在文学批评中,东晋人也开始注重从声律角度品评作品:如第86条:“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日:‘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孙绰认为自己的《天台赋》优美铿锵,掷地会作金石声,而范荣期则说其金石之声不一定与富商之音调相合。可见魏晋人对于文学作品合于宫商的重视。 

  三、《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文学品评 
  1、诗文品评 
  魏晋时期人物品评之风盛行,文学品评也因之展开,《世说新语》中的品评之风随处可见。尽管是以人物才性品藻为主,但也可窥见文学品评的风貌。如《文学》篇中: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日:“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简文帝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日:“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 
  以上例文依次为第72条、第84条、第85条、第89条、第98条。《世说新语》中的诗文品评或叙述主观感觉,或作形象比喻,或就某方面特点概括言之,或并列诸人进行比较,然后用简洁精练的词语作出归纳性的描写。 
  2、佳句品评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批评中.佳句欣赏的风气流行是比较晚的,这契合了“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的创作现实情况。同时,早期的诗歌理论,主要着眼于“美刺比兴”,还没注意到对诗歌的欣赏玩味。在文学批评专著中,树名篇、摘佳句的做法,钟嵘《诗品》是比较早的。而在我们今天看到的资料中,佳句欣赏的,见于记载的,应以《世说新语》为最早。如《文学》篇中: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日:“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羊孚作《雪赞》云:“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胤遂以书扇。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以上分别为第76条、第86条、第i00条、第101条。佳句品评这种不见批评的批评方式极具东方人的思维特点,它十分强调读者的整体直觉。古人认为诗歌的意味、妙处往往很难用明确的言词加以解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读者直接从原作中领会。《文心雕龙·隐秀》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隐。”“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批评家必须能“辩秀”,“如欲辩秀,亦惟摘句”。佳句品藻可以直接明确地传达评论者的审美态度和思想观点,还可以引发读者的鉴赏与思索,《世说新语》中的佳句品藻,不仅是南朝摘句之风兴起的反映,同样也成为后代摘句批评模式的范型。 
  唐宋以后。佳句品评大量出现在诗话、词话、曲话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篇中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鉴赏诗句的例子。见于《文学》前之“学”系统部分的第52条。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恩,雨雪霏霏。”公日:“‘舒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这条鉴赏诗句的例子常被后人作为《世说新语》中佳句品评的范例。而《世说新语》的编著者却为何将其置于《文学》的前部分“学”系统?笔者认为,在这里,谢安未认可谢玄所举《小雅》中的《采薇》句,而提出《大雅》中《抑》的两句。可推想谢安之意,更侧重于风度之品评,再则《毛诗》属经籍,因此编注者将谢氏之评议视作经学之讨论,而将其纳入“学”之系统中。 

中国大学排名


  综上所述,在《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与“学”的贯通与区分,以及“文”从“学”中脱胎而来的演变轨迹。由此还可看到中古时期反对芜杂不裁和事事模拟、重声律的文学创作观。《世说新语·文学》还为我们保存了许多诗文品评、佳句品评的史料,这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世说新语》在文学批评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上一篇:截断痴心 超旷圆融文 下一篇:另辟蹊径解读《春江花月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