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诗日: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其一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其二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其三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其四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其五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这篇诗歌约作于大和末至开成初年未婚时,诗序是以李商隐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构造的一个浪漫爱情故事。作者与堂兄李让}¨和柳枝是这个故事的三个主要人物.其中堂兄是一个线索人物,柳枝是核心人物,她是洛阳某里巷的姑娘.父亲特别热衷做生意,不幸在湖上遇到风波而死。她的母不怜爱其他的儿女,唯独爱柳枝。柳枝十七岁了.对女孩家化妆打扮的事还是很马虎,常常是没有梳妆完毕,就去做她喜爱的其它事情,尤其擅长以树叶吹奏乐曲,音调非常优美动听,弹琴吹箫奏笛,能作天海风涛般气势磅礴的雄浑之曲,有时又奏出幽怨怀念哀怨凄厉的低沉之音。她家附近与其家有十几年交往的亲戚朋友和乡邻,都怀疑柳枝因为醉梦颠倒,生活情绪与旁人不同,所以无人愿意来娶这位喜爱音乐却有点疯颠不守规矩的女孩。而李商隐的堂兄让山,就住在柳枝家旁边(按:这说明让山住在柳枝附近的洛阳某地,而李商隐与让山同里,为什么不知道柳枝?要通过让山的沟通呢?这是诗序中比较明显的漏洞)。在一个阴沉的春日,让山在柳枝门前南边柳树下,吟诵李商隐的《燕台》诗(按:这是故事最关键的情节,可以看出是有意虚构的以诗为媒,这组诗现代的博学者都理解困难,而一个十七岁的商人女儿竟然能够听懂,也是令人疑惑的。李商隐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说明柳枝的理解力和精神追求,她对爱情的追寻,在热爱的音乐与诗歌里找到了微妙的沟通渠道)。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按:柳枝惊问诗的作者,说明《燕台》诗激起了柳枝强烈的感情共鸣,并产生了对作者的钦慕,说明诗歌中的情绪与柳枝平里吹奏的音乐曲调有微妙的相通,柳枝显然对诗歌中绮丽凄怨、缠绵悱恻的爱情遭遇有真切的理解,可能她的灵心与诗歌作者有“灵犀相通”)让山说是他同里的堂弟所作,因此柳枝手断长带,结交让山去向他堂弟求诗。(按:这是柳枝作出的一生中最大胆的决定:结交作者.企求更多的这样哀怨缠绵的诗歌,来满足精神上的追求,表现出柳枝泼辣的性格和晶莹透明的心灵)。第二天,李商隐和堂兄并马来到柳枝所居住的里巷。柳枝精心打扮.双臂交叉站在门口。用一面袖子遮着自己的脸。这个打扮是精心计划的.表现了一个渴求爱情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小家碧玉的情态,一方面有大胆的对爱情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充满羞涩矜持的娇态。她指着李商隐说:“这就是你的堂弟?三天后,邻居会去水边溅裙祈福消灾,我跟你约会,以博香llJ待,请你一起去。”(按:虽然没有对义山进行描写,从柳枝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做出两人约会决定时,对义山的容貌和才华是相当认可的,觉得眼前的这位诗人,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因此要和他私订终身。在那个时代,对一见钟情的情人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和精神动力)李商隐欣然答应。(按:说明义山对柳枝也是倾心相许)可是,事情出现了突然的转折,李商隐竟然因为一个朋友盗走了行李先行去了京城不得不也离开了洛阳。(按:一场戏剧性的恶作剧使他和柳枝的重要约会化为泡影,也可能是义山故意这样写,来增强故事的传奇性和悲剧色彩。为什么柳枝多年不嫁,好容易等到心仪的郎君出现,竞因为一次不可知的失约,而匆匆嫁给一位有权有势的“诸侯”,放弃自己内心的精神追求呢?)寒冬的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让山突然前来告诉李商隐说:“柳枝已经被一个大官娶走了。”第二年,让山又要东去洛阳。李商隐与他在戏上分别,因托他将自己所写的五首绝句带回去,写在柳枝曾经居住的地方。李商隐的赋诗追念,表达的是一种打翻五味瓶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表达他对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的追恋,另一方面也表达命运不可捉摸的哀怨。正如时下一首歌词所说:“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能找回。”那些不可再次追寻的爱情就具有这种飘忽微妙的悲剧感。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