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
2013-05-02 18:09
导读:舞蹈论文毕业论文,将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摘要:通过对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跨境
毕业
摘要:通过对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剖析走入大学课堂的必要性,并得出将其纳入舞蹈专业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扬光大原生态的跨境山地民族村落舞蹈文化这一珍贵的世界性文化遗产。
关键词: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舞蹈教育;大学课程
一、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以及舞蹈概况
泰国山地民族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包括苗(Miao, Hmong, Meo)、瑶(Yao, Mien)、傈僳(Lisu, Lesu)、拉祜(Lahu, Mussur)、阿卡(Akha, Ekaw)、克伦(Karen, Kariang, Yang)等20多个少数民族及其支系。山地民族寄居的地方,可以说是原始生态舞蹈的海洋,特殊的地理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耕经济形态等因素造就他们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征,以及宗教特征。其舞蹈形态还处于较为原始、古朴的状态,集中体现了山地民族民俗、宗教、生产、生活的状况。
山地民族勤劳、智慧、善良而坚强,在漫长的族群迁徙途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用舞蹈的形式,真实、直观地记录了迁徙过程中先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甚至是鲜血、生命换取的宝贵的生活、生产、战争等经验,并感召后代子孙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抗争精神来优化生存环境:由于山地民族的聚居地大都远离都市,虽然风景宜人、山清水秀,可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瘟疫、疾病时常在村落里困扰着村民以及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畜,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就用舞蹈来“治病疗伤”、驱除邪恶;很多山地民族处于半山农耕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底下,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刀耕火种的原始自然经济状态。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人们的温饱,降雨量的多寡主宰着村民的衣食住行。为了来年庄稼长势旺盛,获得丰收,人们通过舞蹈来企求风调雨顺、消除虫害。 毕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seac.com )
舞蹈,还作为他们与上帝、祖先通灵对话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的寄托。有了舞蹈,村落头人、巫师、摩批的威严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因为他们是村落的守护着,同时也是领舞者。在阿卡、傈僳族等村落,举行仪式前所跳的舞蹈,都必须由头人、巫师或者摩批领舞,在他们家里面先跳过之后方可以全村人参与在特定的场所跳。所以,舞蹈,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他跟想象中的神灵、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赋予舞蹈和祖先、神灵一般无穷的魔力。而人们只要投入到舞蹈中,也就受到了神和上帝的庇护,就会变得健康、强壮从而坚不可摧。由于受到上述各种因素作用,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形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舞蹈形态具有较浓郁的原始宗教特征;(二)、不同山地民族舞蹈形态的内涵、风格特征各异、个性特征突出;(三)、舞蹈文化在民俗活动、宗教仪式里占主导。
二、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走入课堂的必要性
1、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到底,舞蹈就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的写照。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踏着先祖留下的粗拙足迹,唱着先祖灵魂编织成的单纯而神秘的旋律,创造了灿烂的舞蹈文化,开辟了属于族群的一片净土。
大部分泰国跨境山地民族如苗(Miao, Hmong, Meo)、瑶(Yao, Mien)、傈僳(Lisu, Lesu)、拉祜(Lahu, Mussur)、阿卡(Akha, Ekaw) 等均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曾同属起源于中国甘青高原的氐羌族群。山地民族的先民顺着湄公河流域经过漫长的迁徙过程进入泰国境内。他们的根是在中国,所以,他们的舞蹈形态很大程度上还有很多中国境内山地民族的痕迹,如:以腿部动作为主。从舞蹈形态的文化内涵来说,几乎跟境内的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是雷同,如:跨境拉祜族舞蹈“拜神树”“风吹谷子倒”“ 跳鹧鸪”“ 藤子上树”等,以及跨境苗族舞蹈“吹芦笙”“送葬”等,其舞蹈名称、步伐套路和境内是一样的,而他们的很多宗教仪式、民俗活动以及在仪式上跳的舞蹈,其风格甚至比境内的还要古朴,换句话说,由于远离都市,村落里的舞蹈形态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仍然保留着古朴、原始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宗教舞蹈文化,是散落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地区璀璨的文明碎片之一,撷取泰国北部地区跨境民族原始生态舞蹈这一文明碎片,走进大学课程,拼凑成完整的、美丽的图案,形成具有一定教学训练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教学组合,或者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提炼、加工,形成舞台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发现文明传承的密码,为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2、在大学课题里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
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但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过去历史上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也重视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们也懂得舞蹈教育功能这一特征。如中国古时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凡舞,有恢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宫》,其目的就是利用舞蹈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礼教观念,输入贵族子弟的思想情感之中。 从
美学的角度上说,舞蹈的这三种功能,就是真、善、美这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审美功能是美。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在正常的情况下,舞蹈艺术总是作为真善美的统一整体来对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
校园里的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举行一些公益性活动外,笔者认为,以山地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博大的民族文化之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无疑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举措。
3、泰国以及中国境内,跨境山地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现状简析。
笔者在访问清迈皇家大学艺术系、国家
戏剧学院等高校时,曾和这些高校的舞蹈专业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切磋。我们感到:现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泰国的传统舞蹈、孔戏等,而对山地民族的舞蹈仅仅限于了解、适当接触,而没有正式纳入课程教学的建设范围。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形成必修科目。而在国内,专业舞蹈院校如: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或者专州综合艺术院校的民间训练体系,基本上围绕中国四大民族舞蹈来展开,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教学仅仅限于限修课,可有可无,甚至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在专业的舞蹈院校,更应该让跨境山地舞蹈走入大学课堂,要使舞蹈教育事业真实意义上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国际化”,只有走“民族化”的道路。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性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大学课程的途径、措施。
侧重、健全艺术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把整个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形成大学必修课程。
1、形成基本功训练体系
基本功是学习其他舞种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是所有舞蹈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避免生态舞蹈“西洋化”,结合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特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体系——“民间”基训。而尽量不采用传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当然可以有所吸收,但尽量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基训为主体)。另外,基本功训练课程里所用的伴奏
音乐也尽量采用本民族的音乐素材。
2、形成民间舞蹈组合训练体系
以本土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民间舞课程的主干内容:阿卡族舞蹈、拉祜族舞蹈、花腰傣、佛教舞蹈、泰族舞蹈、缅甸舞等。
这里有两个教学任务必须按步骤完成。民间舞教授的过程也就是动作元素组合提炼的过程;除了在练功房里,面对镜子再现其原始风貌外,更重要的还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雕琢、加工,形成既具有训练价值又不失去其原始风格特征的次区域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另外,除了次区域本土舞蹈外,还应该教授一些相互具有历史渊源的舞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对比与鉴别,这样就可以更正确快速地把握所学主干课程内容的风格特征。
3、形成单一舞种创作排练剧目或者形成能体现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历史渊源的舞蹈诗或者舞剧
剧目排练,简单的说,也就是把课堂里面单一的训练内容再经过加工、创作,升华成为能够体现、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征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把最原生的原创乡土舞蹈精髓以新锐的艺术构思全新整合重构,创造出独具浓郁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特征的民族风情并通过专业舞台进行展示。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四、结论
总之,主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是湄公河次区域本土的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的构成元素,要有浓郁的次区域文化气息。当然也不是一味排除次区域以外的文化,但是所设置的辅助课程应该是为最大限度体现湄公河次区域本土的跨境山地民族舞蹈文化内涵服务,要充分体现出其民族性和世界性。如氐羌民族的先民起源于甘青高原,就开相应的辅助性民间舞课程,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氐羌民族的在长途迁徙之前的历史沿革,自然、社会、文化背景,为更好的把握现在的氐羌民族性格特征、思维意识、审美价值观等。为挖掘其本土文化形态,发展创新本土舞蹈文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之高、文化内涵之丰富,是我们让其形成大学课程的重要理由之一;从形式上来说,“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这片曾经拥有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广博的大地,迎来了合作开发、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滔滔湄公河水已经汇入了文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时代大潮流”,那么,作为一切语言之母的舞蹈艺术文化,更应该走进我们的课程,形成系统的教学训练内容和教学大纲,让我们的舞蹈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扣,并让其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发出独具魅力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