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物理课堂教学(1)(2)
2013-05-19 01:08
导读:(三)营造合理假想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
(三)营造合理假想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用新概念、新方法组织实施物理科学探究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假想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教师的第一要务,让学生由发散思维出发,借助已有信息和知识,充分大胆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但是假想并不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而要兼顾学校的实验条件和课堂教学环境,假想实验的结果须是学生可以理解或是实验能验证的。例如:在进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让学生猜想“人在天空中讲话,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由于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环境,即使学生猜想“能听到对方声音”,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讲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将日常生活、信息多媒体、合理猜想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既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物理教学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续佩君.重视物理教学资源的建设[J].物理教师,2000,(21):8.
[2]潘益虎.初中物理教学中综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0,(5).
[3]万森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假想能力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0.
[4]孟育红.浅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J].新课程(中学版),2010,(5).__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